-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三篇)
教案一:课题名称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化学×技术×艺术的跨学科实践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解释温室效应的化学原理(CO?等气体的吸热特性),复述准确率≥90%
学会运用地理数据(气温变化曲线、碳排放量柱状图)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图表解读完整率≥85%
能合作设计低碳生活方案(如校园碳中和计划),并通过短视频/模型展示,方案合理率≥70%
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原理→数据可视化→创意实践的跨学科路径,建立问题驱动—多学科建模—解决方案的思维链
运用数据分析法处理地理气候数据,工程思维设计减排方案,艺术表达呈现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联,主动践行低碳生活的学生≥95%
培养跨学科协作、知行合一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温室效应的科学机制(地理大气环流+化学分子结构)
②校园碳排放的量化分析与可视化呈现(数据采集→图表绘制→方案设计)
难点
①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如用化学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用技术手段实现艺术表达)
②平衡方案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如低成本高效益的校园减排措施)
三、教学方法
项目式学习法(PBL)、数据可视化法、创意工坊法
教学准备
近20年本地气温数据、碳排放计算器、3D打印笔、短视频剪辑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气候危机情境导入:我们的地球怎么了?(10分钟)
震撼数据
播放NASA全球变暖纪录片片段,提问:北极熊的生存困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数据速报:展示本地近十年气温变化折线图,为什么冬天越来越暖?
学科联结
地理视角:大气逆辐射增强
化学视角:CO?分子对长波辐射的吸收作用
技术视角:如何用传感器监测教室CO?浓度?
(二)跨学科知识解析(35分钟)
科学原理层(15分钟)
地理实验:
模拟温室效应:两个玻璃箱(一个充CO?)在阳光下的升温差异
公式推导:大气保温作用公式Q=k\cdot\DeltaT\cdotC(Q为热量,k为传导系数,ΔT为温差,C为气体浓度)
化学微观:
展示CO?分子模型,讲解振动能级跃迁吸收红外辐射的原理
数据应用层(12分钟)
Excel实战:
输入校园每日用电量、用水量,计算碳排放量(公式:碳排放=能耗×排放因子)
生成饼状图:对比不同场景(教学区/宿舍区)的碳排放占比
创意表达层(8分钟)
案例启发:
展示环保艺术作品《冰川消融》,如何用废旧材料表现气候危机?
头脑风暴:用3D打印笔制作碳中和主题模型(如会融化的冰山)
(三)校园碳中和项目工坊(20分钟)
分组任务
A组(数据组):用Python绘制校园碳排放量年变化曲线
B组(方案组):设计教室人走灯灭智能控制系统(结合物理电路知识)
C组(艺术组):拍摄低碳生活短视频(脚本需包含地理原理与化学知识)
跨学科协作
数据组为方案组提供重点减排场景,艺术组用化学方程式动画解释减排原理
成果展示
方案组演示:我们设计的光控开关可降低30%照明能耗,原理是光敏电阻随光线变化调节电流
(四)互动交流:气候行动辩论赛(15分钟)
问题1:个人低碳行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微乎其微吗?(预留8分钟)
引导话术:从蝴蝶效应与系统思维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
生1:个人力量小,主要靠政府
生2:错!校园2000人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一年减少3吨碳排放,就像水滴石穿,每个个体都是系统的重要节点
问题2:如何说服同学接受校园减排措施?(预留7分钟)
参考答案:
生1:用数据展示减排成果
生2:设计有趣的环保活动,比如碳积分兑换文创产品,就像游戏闯关,把科学变成可感知的行动
五、课本讲解(教材节选)
地理原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形成温室效应。近百年来,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化学原文
二氧化碳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使其对4-15μm波长的红外辐射有强烈吸收,这种分子能级跃迁是温室效应的微观基础。
跨学科分析
知识关联:地理现象(气候变暖)的化学本质(分子吸收光谱),技术实现(传感器监测)的数学建模(数据统计)
思维融合:从是什么(地理现象)到为什么(化学原理)再到怎么做(技术方案),形成完整认知闭环
六、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记录家庭一日碳排放(用电/用水/出行),用Excel计算总量并绘制柱状图
用化学方程式(如\text{CO}_2+\text{H}_2\text{O}\rightleftharpoons\text{H}_2\text{CO}_3)解释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教学案例.docx
- 安全防火教学计划.docx
- 奥数班教学计划.docx
- 澳大利亚地理教学设计.docx
- 八年下册家乡教学计划.docx
- 百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docx
- 班主任环境保护教学计划.docx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图形运动单元教学计划.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docx
- 部编五年级道法下册教学计划.docx
- 2025浙江绍兴市司法局选调1人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诏安县城管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河北张家口康保县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工作人员57名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阳西县应急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郫县粮食局下属单位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镇安县科技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廊坊党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2025年党员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2025浙商银行绍兴分行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福建福州罗源县福蓉源新材料高端制造有限公司招聘30人公笔试备考试题最新.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