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诗词意象+课件.pptxVIP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诗词意象+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意象分类精讲

一、课前读背3分钟:古诗词常见意象,积累常见意象的内涵,为读懂诗歌及分析意象、意境打下基础古诗常见意象内涵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学习目标:1.积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重点分析诗中所用意象的内涵和作用。学习任务单:1.课前读背3分钟:古诗词常见意象,积累常见意象的内涵,为读懂诗歌及分析意象、意境打下基础。2.分析意象内涵方法、意象的作用。3.答这类题的基本方法及练习。

意象诗句内涵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①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②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③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④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⑤杜鹃、子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⑥。请写出下面意象的内涵:

。答案月①思念故乡水②时光流逝柳③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雁④思念故乡燕⑤寄托物是人非的感慨杜鹃、子规⑥象征凄凉哀伤

。叶嘉莹说:诗歌使你感动,是因为使你内心的感情跟外在的一些自然界景物的形象结合了。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外国人眼中的月球中国人眼中的月亮

意象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意象“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名词意象情感

方法指导找意象意象的“象”大多是名词。解读意象1.借助意象的传统意蕴帮助理解;2.抓住意象的修饰词语进行解读:动词:要从动态感、形象感上去体味;形容词:把握其外在特征,如声、色、形、味等,注意意象的时令色彩。意象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衬托人物,铺垫蓄势;表情达意。

咏战思田愁送爱物事乡园绪别情类类类类类类类意意意意意意意象象象象象象象

自喻自比自况

梅兰竹菊寓高洁松荷牡丹蝉清远玉雪马儿鸿鹄志春风东风绿叶莺鱼鸟鹰蝶说自由梅兰竹菊松荷牡丹蝉玉雪马鸿鹄春风东风绿叶莺蝶鱼鸟鹰

南浦长亭折柳处离恨恰如春草生以水喻愁酒和泪踏歌送别基友散南浦长亭折柳春草水泪酒歌津渡灞陵古道阳关柳絮舟流水寒蝉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本课学习提示中提到“要注意揣摩词人因外物触发的内心波澜,体会词作是如何渲染这种愁绪的”,请运用此方法,谈谈你对本诗的理解。(一)回归教材,温故知新

意象解读意象意象作用淡酒“酒”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消愁(传统意蕴)。“淡”是形容词,在这里作为酒的修饰词,以“酒淡”衬托词人愁情太浓。雁过“雁”在古诗词中或寄托思乡怀亲之情,或代指书信音信之意(传统意蕴)。“过”是动词,作为大雁的修饰词,写出深秋时节,北雁南飞,却并没有为词人停留。以上淡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渲染了一种寂寞冷落,哀婉凄凉的氛围,衬托了词人孤独憔悴的形象,抒发了词人的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孀居之悲。(渲染气氛,衬托人物,表情达意。)黄花即菊花,在万物凋零秋季开放,有孤独的意蕴(传统意蕴)。且这里用“黄”这个形容词修饰“菊花”,突出花色,不仅点明了秋天这一时令,也衬托出词人的憔悴消瘦。梧桐细雨细雨中的梧桐在古诗词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传统意蕴)。满树苍黄的梧桐随风飘落,点点滴滴的秋雨打在梧桐叶上,营造一种哀婉凄凉的氛围。(一)回归教材,温故知新

2022新高考Ⅱ卷古代诗歌阅读李白《送别》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一)链接高考,由内而外

参考答案】①寓情于景: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以景结情: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官方答案】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