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书愤》教学设计
一、新知导入
爱国主义是文学的恒主题,每逢国家危急存忙之秋,这类文学主题便大放异彩,也卮时涌现了
一大批爱国诗人,上至为国沉江的屈原,到忧国忧民的杜甫,再到抗击外敌入侵主张收复失地的弃疾、
岳飞和陆游C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陆游C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学
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过程和方法:了解陆游和他的诗作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朗读诗歌,体会诗情;探究问题,理解诗歌
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
怀;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学会把握陆诗的感情基调。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r解南宋的时代背景,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诃人的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作者介绍
1.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一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
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困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卜。
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
中原沦陷的时代。他“身杂老衣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
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
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
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诬严,兼具李白的雄奇
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
“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
《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今存诗,将近万
首,题材广泛,内容丰。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
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
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
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
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四、写作背景
《书愤》是陆游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
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
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
而出。
五、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说说“书愤”之“愤”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明确:
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二匕。
2.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
“愤”的根源,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
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三悲”,“愤”而生“凉”,“愤”而生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