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文言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对提升同学们的语言素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文言文篇目,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既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也有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吟咏。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文言文知识,扫清阅读障碍,提升学习效率,特作如下梳理。
一、通假字梳理
通假字是文言文学习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理解通假字对于准确把握文意至关重要。本单元需重点掌握的通假字如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中的“食”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马说》)中的“见”通“现”,表现。
*“其真无马邪”(《马说》)中的“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学学半”(《虽有嘉肴》)中的第一个“学”通“敩”(xiào),教导。
*“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中的“与”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中的“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中的“祗”通“只”,只是。
二、重点实词积累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其意义和用法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以下是本单元一些重点实词的梳理,尤其关注一词多义现象:
1.食:
*食不饱,力不足(吃)
*一食或尽粟一石(顿,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2.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由)
*隶而从者(跟随)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顺,随)(此句虽非本单元,但“从”为常用词,可联想)
3.行:
*大道之行也(施行,推行)
*性行淑均(品行)
*复前行,欲穷其林(行走)
4.居: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住宅)
*居无何(经过)
5.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遂与外人间隔(隔绝)
6.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灭亡)
7.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8.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因此)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9.道:
*大道之行也(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谈论)
*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10.策:
*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执策而临之(马鞭)
11.寻:
*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12.病:
*未果,寻病终(生病)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毛病,弊病)
13.鲜:
*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
14.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5.通:
*政通人和(顺利)
*中通外直(贯通)
三、古今异义词辨析
古今异义词是指古汉语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明显区别,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以今释古。
*走:古义:跑。如“走送之”。今义:行走。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如“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美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如“阡陌交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如“无论魏晋”。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如“不足为外人道也”。今义:不充足,不够。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如“可以一战”。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
*开张:古义:扩大。如“诚宜开张圣听”。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如“牺牲玉帛”。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四、词类活用现象归纳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指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词性和用法。
1.名词作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马鞭驱赶)
*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非本单元,但为典型)
*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2.名词作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