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长期口腔溃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1-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清上降下法治愈口疮

病案:李某,女,42岁。

初诊:1977年7月29日。

主诉及病史:口腔溃疡持续3年,局部时常化脓溃臭。

诊查:就诊时,见上颔及下唇内侧粘膜破溃,有绿豆大数处,左下牙槽及右侧咽峡部有黄豆大溃疡,化脓红肿疼痛,口水时流,说话、咀嚼受碍。伴持续低热,周身关节疼痛。大便2~3天一行,量少呈羊矢状。舌质偏红,脉沉细弦。

治法:当时认为大便未通,热毒炎上,先用凉膈散加味泻火解毒。

处方:生地15g连翘12g大黄10g风化硝10g淡竹叶10g栀子6g黄芩6g薄荷6g甘草3g

二诊:8月5日。前方药服5剂,大便通畅,溃疡无明显好转。拟按下虚上盛论治。

处方:苏子10g半夏10g乳没各10g当归6g白芷6g枳壳6g黄芩6g甘草3g

三诊:8月15日。药进5剂,口腔溃疡显著好转,红肿见消,疼痛缓解,说话灵活,吃饭自如。但夜间喉干,大便欠通。照上方去乳没,加花粉15g、槟榔10g、桔梗6g。10剂。

至1978年1月中旬,患者来信称:自治疗后,口腔溃疡基本控制。

按语本例初诊时大便干结,用凉膈散泻火无误。但本证持续3年,虽有上实,必有下虚,非单纯泻火所能解决。用苏子降气汤者,是据《张氏医通》引戴复庵云:“下虚上盛,致口舌生疮,宜用镇坠之药,以苏子降气汤。”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60-361,俞长荣医案。

俞长荣,1919年生。福建省永泰县人。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祖辈五代行医,幼承庭训,13岁起随父习医,25岁开始独立开业。1957年调入福建省中医研究所工作,从事临床研究。1958年起兼任《福建中医药》主编,同时负责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和常见病疑难病防治经验的编写工作,为该省中医药的研究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76年起致力于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工作。1979年定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1983年定为中医教授。1983年9月被任命为福建中医学院院长。1985年5月被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俞氏临床擅长内科杂病。

主要著作有《中医辨证论治与唯物辩证法》、《伤寒论汇要分析》、《伤寒医诀串解校注》、《俞长荣医案》等,此外还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