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肋软骨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1-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活血化瘀法治愈胸痹

病案:吴某,女,42岁。

初诊:1974年2月28日。

主诉及病史:胸胁疼痛2个月,经服中西药,疼痛时轻时重,半个月来疼痛较局限于两乳之间、右胸骨旁之处,痛则伴肿为铜钱大,扪之更痛,时而窜痛两胁,甚至彻夜疼痛不寐,西医诊断为肋软骨炎。

诊查:舌质边带紫,苔薄黄,脉弦。

辨证:乃气机不和,瘀血停留之证。

治法:治宜祛瘀通络,活血止痛。

处方:北柴胡10g全当归6g桃仁泥6g杜红花6g炮山甲6g天花粉6g制青皮6g京赤芍6g生甘草3g

二诊:3月1日。药尽3剂后疼痛减轻,其痛处肿也见消。舌脉同前。依原方再服药3剂。

三诊:3月5日。疼痛大减,痛处肿消,但扪之仍有痛。由于感冒,发低热,咳嗽。先治其标,以银翘散加减。

四诊:3月7日。感冒已除,但疼痛较前两天重。乃瘀血未尽之故。用初诊方加连翘6g,恐其外邪未尽,又能清热散结,再服药3剂。

五诊:3月10日。疼痛基本消失,肿消,扪之无痛感,惟觉酸麻而已。舌质紫已退,脉象小弦。按初诊方再进药3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本例痛已2个月,痛有定处,系久痛入络;舌质紫暗,更属血瘀。治以复元活血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山甲善于走窜通络;当归养血活血;天花粉生津润燥;柴胡、青皮疏肝理气,对气滞血瘀证确有效用。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54-355,蔡友敬医案。

蔡友敬,1916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1937年6月毕业于名医丁甘仁创办之上海中医学院。尽得丁氏学派之传。毕业后返回桑梓,行医执教近50年。早年受丁氏学派影响极深,临证多以《丁甘仁用药法》及《孟河丁氏医案》为准绳。中年以后,加深《内经》研究,涉猎各家学说,兼收并蓄,学术思想大为开阔。晚年则倾向于脾肾学说,认为东垣与中梓各有所长,两者不可偏废,所以治病用药,力倡顾护脾胃之气,注重调节肾之阴阳;一些疑难杂病、沉疴痛疾,亦每每从脾肾入手而奏效。近年来对命门学说的研究尤有心得,实践中悟出哮喘之作,虽由于气逆,但与命门关系颇大。盖肺为气之主,脾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而命门之水火,即十二经之化源,故自制“人参蛤蚧胡桃汤”一方,以温养命门,用此治疗哮喘,功效殊佳。

历任福建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科协委员、泉州市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198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5年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主要著作有:《中医基础学》、《中医内科学讲义》、《蔡友敬医案选》、《蔡友敬医学讲稿》等。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