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倡议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通安全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更是每位参与者的生命防线。当我们的城市道路日益宽阔、交通网络不断延伸,当早晚高峰的车流如织、校园周边的接送队伍渐长,当外卖骑手的电动车穿梭于巷陌、老年人的代步车慢行于街头,每一次出行都连接着家庭的牵挂,每一次选择都关乎生命的重量。近年来,尽管我市通过交通设施优化、执法力度加强,交通事故总量呈下降趋势,但数据背后仍有令人揪心的细节:因抢行3秒引发的碰撞事故占比超20%,因低头看手机导致的行人事故年均递增15%,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在致死事故中占比达67%……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一个个家庭的泪水与遗憾。

交通安全没有旁观者,更容不得侥幸心理。它需要我们从“我”做起,从每一次握方向盘、踩自行车踏板、迈出步行的第一步开始,用具体的行动构筑安全屏障。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机动车驾驶员:守规则是专业,讲文明是修养

作为道路上“移动的钢铁堡垒”,机动车驾驶员的每一次操作都直接影响他人安全。请牢记:

——严守交规,拒绝“路权傲慢”。无论驾驶私家车、出租车还是货运车辆,始终将“安全”置于“效率”之前。行经斑马线时提前减速,遇行人通过主动停车礼让(而非“缓慢蹭行”);变道前观察3秒并开启转向灯,避免“突然切道”引发后车急刹;夜间会车时及时切换近光灯,拒绝“远光刺眼”的自私行为;通过学校、医院、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区域时,将车速控制在30公里/小时以下,预留足够反应时间;停车时规范入位,不占盲道、消防通道或人行道,更不将车辆随意停在路中央“临时办事”。

——克制情绪,远离“路怒陷阱”。堵车时不按喇叭催促、不频繁变道加塞;被后车鸣笛时不“斗气急刹”;遇其他车辆轻微失误时,多一分理解而非谩骂。记住:方向盘前的愤怒,只会让风险指数倍增。去年我市一起造成5车连撞的事故,起因仅是前车未打转向灯变道,后车驾驶员因愤怒加速超车,反因操作失误失控。

——定期检车,杜绝“机械隐患”。刹车、灯光、轮胎是车辆的“安全三要素”,需每月自查:刹车是否灵敏(轻踩时有无异响或延迟)、近远光灯是否正常(尤其雨天雾天)、轮胎磨损是否超标(胎纹深度低于1.6毫米需更换)。货运车辆更要检查货物固定情况,避免行驶中抛洒坠落;客运车辆需确保安全带齐全有效,发车前提醒乘客系好(而非“走过场”)。

二、非机动车骑行者:速度不是自由,安全才是底线

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人力三轮车等非机动车,是我们日常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伙伴”,但部分骑行者为图方便,将“轻便”变成了“危险”: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载超龄人员、加装遮阳棚……这些行为让非机动车事故率长期居高不下。请做到:

——守路权,不越界。骑行时严格走非机动车道,无专用车道时靠右侧1.5米内行驶;通过路口时,无论是否有红绿灯,都提前减速观察(“一停二看三通过”不是口号);左转时推行过斑马线,而非“绕大弯”穿插车流;等待红灯时,不越线停在机动车道前(既危险,又阻碍右转车辆)。

——重防护,不侥幸。头盔是骑行者的“第二生命”,必须全程佩戴(包括后座儿童)。选择头盔时,优先购买有3C认证的产品(而非“样式好看”的廉价款),佩戴时调整束带至“两指紧”(用力扯头盔不会脱落)。冬季戴帽子时,不要为了保暖将头盔松垮套在头上;夏季怕热更不能图省事不戴——数据显示,正确佩戴头盔可使头部受伤风险降低60%,致死风险降低40%。

——控行为,不违规。电动车限载12周岁以下儿童(需安装固定座椅),禁止载成年人;不超速(限速25公里/小时,拧满电门的“超速模式”是隐患);不边骑边接打电话(单手操作会使反应时间延长2.3倍);不搭载超长超宽物品(如大捆快递、装修材料),避免遮挡视线或刮擦其他车辆;夜间骑行时开启车灯(白色前灯+红色尾灯),让其他交通参与者“看到你”。

三、行人:脚下有方向,眼中有规则

行人是道路上最“弱势”的群体,却常因“我是行人我有理”的心态埋下隐患:低头刷手机“盲行”、为抄近道翻越护栏、在机动车道上“随意穿行”、路口“凑够一拨人就走”……这些行为让行人成为事故中的“高风险角色”。请记住:

——看路不看屏,专注保平安。步行时,手机请收进包或拿在手中,双眼观察路况(尤其注意右侧来车)。过路口时,即使绿灯也要左右瞭望(防止右转车辆“抢行”);等待红灯时,站在人行道内(不踩上机动车道);在没有红绿灯的路段过马路,选择“一停二看三通过”:停在路边观察5秒,确认左右无来车或来车距离足够(至少50米)时快速通过,切勿“边过边看”或中途折返。

——守秩序不越界,文明显素质。护栏是“安全隔离带”,不是“近道跳板”。翻越护栏不仅可能被车辆碰撞,还会迫使正常行驶的车辆急刹,引发连锁事故。去年我市某路段发生的行人

文档评论(0)

伍四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