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国语》
答案: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2.《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斥的对象是()
A.武姜
B.郑庄公
C.共叔段
D.公子吕
答案:C。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共叔段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做了很多不义之事,大夫祭仲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就是共叔段。
3.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答案:B。类比法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以五十步笑百步,用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来类比梁惠王与邻国国君在治国上并无本质区别,属于类比法阐明论点。A是陈述事实;C是正面阐述治国措施;D是揭露社会现象。
4.《秋水》中,庄子用“毫末之在于马体”来说明人的认识有限,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答案:D。用“毫末之在于马体”(毫毛的末梢在马的身体上所占的比例极小)来类比个人的认识在无限的宇宙中所占的比例极小,从而说明人的认识有限,这是类比法。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对比法是把两个事物进行对照比较。
5.《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答案:A。文章开篇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后文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B、C、D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具体论述。
6.下列《论毅力》所提到的事例中,引自《孟子》的是()
A.操舟
B.为山
C.掘井
D.平地
答案:C。“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出自《孟子·尽心上》,作者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此例来说明有毅力才能成功,没有毅力则功亏一篑。A项操舟是作者自己设喻;B项为山和D项平地出自《论语》。
7.《吃饭》中说:“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这句话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A.名实不副,相互掩饰
B.主从错位,本末倒置
C.二元对立,执两用中
D.多元相济,和而不同
答案:B。在“吃饭”这件事上,本应“弄饭给我们吃的人”是服务者,但实际生活中却可能出现被服务者与服务者地位颠倒的情况,这句话揭示了社会生活中主从错位、本末倒置的现象。A项名实不副强调名称与实际不符;C项二元对立,执两用中强调在对立的两端找到平衡;D项多元相济,和而不同强调多种元素相互协调、和谐共处。
8.下列《冯谖客孟尝君》情节中,展现冯谖深谋远虑、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为孟尝君谋取利益的是()
A.弹铗三歌
B.焚券于薛
C.西游于梁
D.立宗庙于薛
答案:C。“西游于梁”中,冯谖先去魏国,让魏王三次派使者以千金百乘聘孟尝君为相,造成一种孟尝君很受诸侯重视的声势,以此来抬高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为孟尝君谋取利益,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A项弹铗三歌是冯谖为了试探孟尝君是否真正礼贤下士;B项焚券于薛是为孟尝君收买人心;D项立宗庙于薛是为孟尝君巩固封地。
9.《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所显示的个性特点是()
A.英雄多情
B.自矜功伐
C.优柔寡断
D.知耻重义
答案:B。项羽三次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上天,而不承认是自己的过错,这体现了他自夸功劳、自负的个性特点,即自矜功伐。A项英雄多情体现在他与虞姬的诀别等情节;C项优柔寡断与项羽的形象不符;D项知耻重义在文中有一定体现,但“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主要体现的是自矜功伐。
10.《张中丞传后叙》先为许远辨诬,再写南霁云事迹,又记张巡轶事。这样的叙述方法是()
A.顺叙
B.分叙
C.插叙
D.倒叙
答案:B。分叙是对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地点或单位的事件,采用分别叙述的方法。文章分别叙述了为许远辨诬、南霁云事迹和张巡轶事,属于分叙。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之有关的其他事件;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事件的经过。
11.下列诗词作品中,抒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