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园林养护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注意事项
前言
园林,作为城市之肺与自然之窗,其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景观的呈现效果、植物的健康生长,更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质量与公众的游憩体验。本指导书旨在为园林养护作业提供一套相对系统、专业且实用的操作规范与安全指引,以期帮助养护人员提升作业效率、保障作业安全、确保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科学合理的土肥水管理是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石。
1.1土壤管理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应定期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了解其酸碱度、肥力状况及通透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例如,对于黏重土壤,可通过掺入腐叶土、沙土等有机质以改善其排水性与透气性;对于沙质土壤,则需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其保水保肥能力。日常作业中,应避免土壤板结,可通过中耕松土等方式,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根系呼吸。中耕深度需根据植物根系分布情况而定,避免伤及主根。
1.2水分管理
灌溉应遵循“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基本原则,避免“半截水”。灌溉时间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季节,其需水量存在差异,应灵活调整灌溉频次与水量。例如,耐旱植物应适当控制水分,而喜湿植物则需保持土壤湿润。对于新移栽的植物,初期应加强水分管理,确保根系尽快恢复。同时,雨季需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植物根系因积水而腐烂。
1.3肥料管理
施肥应坚持“薄肥勤施、按需供给”的原则,避免盲目施肥。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周期及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堆肥、厩肥等,宜在植物休眠期或生长初期施用。追肥则以速效肥为主,可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在生长期内分次施用。施肥时应注意肥料的均匀分布,避免直接接触植物根系,以防烧根。叶面施肥可作为土壤施肥的补充,在植物生长旺盛期或出现缺素症状时使用,见效较快。
二、植物修剪与整形
修剪是园林养护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调整植物形态、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延长植物观赏期并维持合理的景观效果。
2.1修剪原则
修剪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病留健”的原则。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景观功能要求以及立地条件进行修剪。例如,行道树的修剪需考虑交通安全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花灌木的修剪则需兼顾开花习性,避免误剪花芽。
2.2修剪时期
不同植物的修剪时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落叶植物的修剪可在冬季休眠期进行,此时植物生理活动缓慢,修剪对其影响较小,且能清楚地看到枝条分布情况。常绿植物则宜在春季新梢萌发前或秋季进行轻度修剪。花灌木的修剪需特别注意,早春开花的种类,如梅花、桃花等,应在花后修剪;夏秋开花的种类,如紫薇、木槿等,则应在早春萌芽前修剪。
2.3修剪方法与要点
常见的修剪方法包括短截、疏剪、回缩、摘心、抹芽、除蘖等。
*短截: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目的是刺激侧芽萌发,增加分枝,控制枝条生长方向和长度。
*疏剪:将枝条从基部剪除,主要用于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枯死枝等,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回缩:对多年生枝条进行短截,常用于老枝更新或控制树冠大小。
*摘心与抹芽:摘心是去除枝条顶端的生长点,促进分枝和花芽形成;抹芽则是去除过多的腋芽或不定芽,减少养分消耗。
修剪时,切口应平滑整齐,避免撕裂树皮。对于较大的剪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以防病菌侵入和水分蒸发。
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病虫草害是影响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主要威胁之一。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手段。
3.1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建立常态化的病虫害监测机制,定期巡查,准确识别病虫害种类,掌握其发生规律与危害程度。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的土肥水管理、修剪整形、清洁田园等措施,增强植物自身抗性,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色性等习性,采用诱虫灯、黄板、蓝板等进行诱杀;人工摘除虫茧、虫囊、病叶等;对于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覆盖抑草等方法。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等控制害虫数量;使用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防治:当病虫害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操作,注意用药浓度、施药时间和方法,避免药害发生。同时,应注意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3.3杂草防治
杂草不仅与园林植物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OTIS奥的斯XIOTIS西子奥的斯标准ACD4MR电气原理图XAA21310AT注解版.pdf
- 膨胀岩土 滑坡防治工程技术规范(终稿广西地标).pdf VIP
- 保险学原理PPT教学课件(全套完整版)汇.ppt
- 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考试-计算机岗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解析.pptx
- 12S101 矩形给水箱国家标准图集.pdf VIP
- 中建钢结构施工工艺指导手册完整版489P.pdf VIP
- CQI-17锡焊系统评估第二版(2021年发布-含记录).doc
- 《泪道阻塞性疾病》课件.ppt VIP
- 22G101 彩色图集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三本合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