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NUMPAGES31
专题36诗歌之意象、画面、意境(学生版)
一、考纲规定
(一)考查范围界定
1.诗歌选材
①考纲明确中考诗歌阅读画面描绘考点聚焦于古代诗歌,涵盖初中教材内经典古代诗歌以及与教材难度、风格相近的课外古代诗歌。这些诗歌涵盖多种体裁,如唐诗中的律诗、绝句,宋词以及元曲等。
②考查的诗歌题材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写景抒情诗,像王维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诗作;边塞征战诗,如岑参展现边疆奇异风光与战事的诗篇;还有送别怀人、羁旅思乡等各类题材的诗歌。
2.诗句类型
①重点考查那些能够勾勒出具体场景、展现生动画面的诗句。这类诗句往往包含丰富的意象,通过意象的组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②对于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描绘画面的诗句也是考查重点。比如使用动静结合手法诗句。
(二)能力层级要求
1.理解能力
①学生要准确理解诗句所传达的基本信息,包括诗句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要素。
②理解诗句中各意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共同营造的氛围。
二、能力要求
(一)诗句理解能力
1.意象识别
①准确识别诗句中的意象,这些意象可以是自然景物,如“月”“云”“花”“鸟”等;也可以是人物活动,如“牧童骑黄牛”中的“牧童”“骑黄牛”这一行为;还可以是人造事物,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帆”。
②理解每个意象在传统文化或诗歌语境中的常见含义和象征意义。例如,“柳”常象征送别、留恋之情;“大雁”常传达游子的思乡之情或传递书信的期盼。
2.要素提炼
①从诗句中提炼出时间、地点、人物、动作、状态等关键要素。比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时间是“清晨”,地点是“古寺”,人物虽未明确指出但可推测为诗人自己,状态是进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是动作和场景。
②梳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构成画面的。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浅草”是描绘的主体,“渐欲迷人眼”“才能没马蹄”体现了花、草与诗人观赏视角之间的关系,描绘出西湖早春花草初盛的景象。
(二)画面构建能力
1.想象拓展:根据诗句所提供的信息,展开合理想象,丰富画面的细节。例如,对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以想象风吹过时,草原上的草此起彼伏,牛羊在草丛中若隐若现,远处可能还有山峦、蓝天等。
2.整合描绘:将想象拓展后的内容进行整合,按照一定的顺序,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有条理地描绘出画面,且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例如描绘“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可按照空间顺序,先从远处的孤山寺、贾亭,到眼前的水面、云脚,再聚焦到树上争暖的早莺和忙着啄春泥的新燕。
三、重难点
(一)重点
1.意象与画面关系
①熟练掌握常见意象及其在诗歌中的表意,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诗句中的意象,并理解它们如何共同构成画面。例如,看到“菊花”“南山”等意象,能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的画面;看到“边关”“烽火”等意象,能想到边塞战争的场景。
②通过练习,学会分析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对画面氛围和意境的营造作用。比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叠加,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早行氛围。
2.画面生动描绘
①掌握丰富的词汇,尤其是能够准确描绘事物形态、颜色、声音、动态等的形容词、副词和动词,使描绘的画面生动形象。例如描绘春天的花朵,可用“娇艳欲滴”“五彩斑斓”等词;描绘水流,可用“潺潺”“奔腾”等词。
②能够运用合理的想象和有条理的整合,将诗句中的信息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通过多读优秀的诗歌画面描绘示例,学习他人的描绘技巧,如按照一定顺序描绘、添加细节等。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象?
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词的首联与颔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4、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阙进行赏析。
5、诗歌XX句描写的景物有什么?展现了一种怎样的的景象?
二、理解“意象”和“意境”
(一)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卢纶《送李端》
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节 从开关到人工智能(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北师大版(北京)2024).pptx
- 第三节 跨学科实践:电磁铁及其应用(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北师大版(北京)2024).pptx
- 跨学科实践: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三、熔化和凝固(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专题34 诗歌阅读始-读懂诗歌(教师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4 诗歌阅读始-读懂诗歌(学生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5 诗歌阅读之选择题(教师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5 诗歌阅读之选择题(学生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6 诗歌之意象、画面、意境(教师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专题37 诗歌之炼字(教师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