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代表在全县教育工作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发言.docxVIP

幼儿园教师代表在全县教育工作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发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园教师代表在全县教育工作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同仁、家长代表:

今天站在这里,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从事学前教育15年,从初出茅庐的“小老师”到现在带教新人的“师傅”,我始终觉得,幼儿教师的工作像一场温柔的“慢直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弯腰倾听、蹲身陪伴中,悄悄为孩子的人生埋下最温暖的种子。

记得去年9月,我们班来了个叫小宇的男孩。他总缩在教室角落,手里攥着褪了色的小毯子,别的孩子玩积木,他就盯着窗外的梧桐树;吃饭时把勺子咬得咯咯响,问他想吃什么,他只会摇头;午睡时更是整个人蜷成一团,稍有动静就惊得坐起来。我翻遍入园登记表,只看到家长写着“孩子内向,麻烦多照顾”。那天放学,我追上抱着小宇的妈妈,她眼眶泛红:“老师,他2岁时生了场大病,住院半年,之后就不爱说话……我们试过很多办法,可他就是打不开心门。”

从那天起,我开始用“慢镜头”观察小宇:他喜欢看自然角的蜗牛,会蹲在那里看很久;搭积木时虽然不参与,但手指会不自觉地模仿其他孩子的动作;我哼《小星星》儿歌时,他的小毯子会跟着节奏微微起伏。我把这些细节记在观察本上,和配班老师、保育老师商量:不在集体活动中刻意“叫他名字”,而是在自然角放更多蜗牛壳、树叶标本;区域活动时,我故意“不小心”把积木撒在他脚边,蹲下来和他一起捡,轻声说:“小宇,你看这块三角形积木像不像蜗牛的壳?”;午睡时,我搬了把小椅子坐在他床边,轻轻拍着他的背,哼他熟悉的《小星星》。

两周后的一个清晨,小宇攥着小毯子站在教室门口,突然松开妈妈的手,小跑着把一片梧桐叶塞进我手心:“老师,叶子……黄了。”那是他说的第一句完整的话!后来,他会指着自然角的薄荷说“香香”,会在建构区用积木搭出“蜗牛的家”,会在我唱儿歌时跟着哼跑调的旋律。今年春天的亲子活动上,小宇拉着妈妈的手,站在全班面前说:“这是我和老师一起种的向日葵,它会慢慢长大,像我一样。”那一刻,小宇妈妈哭了,我也哭了——原来教育最动人的瞬间,不是孩子学会了多少儿歌、认了多少字,而是他愿意把最柔软的自己交给你,愿意在你的陪伴下,一点一点打开世界的门。

这样的故事,在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都在发生。我们的工作没有“标准答案”,却需要比任何阶段的教师更细腻的“翻译能力”:孩子摔了一跤不哭却咬指甲,可能是在掩饰害怕;抢玩具的“小霸王”,或许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我想和你玩”;把饭粒撒得满桌都是的“小迷糊”,可能正在练习精细动作。我们要做的,是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语言”回应需求。就像我们班的保育老师王姐常说的:“擦桌子要蹲下来擦,这样才知道孩子的视线里有什么;系鞋带要蹲下来系,这样孩子抬头就能看见老师的笑脸。”

幼儿教育的“慢”,还体现在对“过程”的珍视。去年秋天,我们带孩子去幼儿园后面的小菜园观察萝卜。孩子们蹲在地里,有的用手指量萝卜的“腰围”,有的把叶子贴在脸上比谁的更绿,有的追着菜青虫跑。我原本计划的“认识萝卜结构”环节完全“跑题”了,但看着他们红扑扑的小脸,听着“老师你看,萝卜根上有泥!”“我的萝卜叶子会发光!”的惊叹,我突然明白:知识的传递从来不是填鸭,而是点燃好奇的火花。后来,我们顺着孩子的兴趣,在教室里做了“萝卜博物馆”——晒干的萝卜叶做标本,挖萝卜时沾的泥土养蘑菇,甚至用萝卜皮做了幅“大地的画”。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学会了测量、分类、观察,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了“慢慢来,也很好”。

这些年,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是“人之初”的重要场域,我们不仅要给孩子安全感、归属感,更要守护他们的学习力与生命力。记得有次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游戏化教学”研讨,我分享了班级“小医院”区域的故事:原本是孩子们模仿大人看病的角色游戏,后来他们发现“病人”总在“打针”,就自发讨论“医院里除了打针还有什么”;接着有孩子从家里带来血压计模型,有孩子画了“挂号流程图”,甚至有家长(一位真正的护士)主动来园,教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步骤。这个游戏持续了三个月,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合作、解决问题,更在模仿中理解了“职业”的意义。县教研员张老师听完说:“你们这不是简单的角色游戏,而是真正的项目化学习。”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就藏在对儿童兴趣的敏锐捕捉里,藏在对教育契机的智慧转化里。

当然,幼儿教育的“甜”,从来不是单枪匹马的“独舞”,而是家园社协同的“合唱”。我们班有个“成长盲盒”的传统:每个月,家长可以把孩子在家的小变化、小惊喜写在纸条上,塞进班级的“盲盒罐”;教师则把孩子在园的观察记录写成“成长信”,装进另一个盲盒。月底的家长开放日,我们一起抽盲盒——有位爸爸抽到“今天宝宝自己穿好了袜子,虽然左右脚穿反了,但他说‘我会越来越棒’”,红着眼圈说:“我总嫌他慢,原来他一直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都那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