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敦煌沙漠旅游的地理基础:自然底色与空间坐标演讲人
敦煌沙漠旅游的地理基础:自然底色与空间坐标01敦煌沙漠旅游的开发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02敦煌沙漠旅游的资源特色:自然奇观与人文密码的交响03敦煌沙漠旅游的教学价值: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场04目录
2025高中旅游地理之敦煌沙漠旅游课件
作为从事旅游地理教学与研究近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始终相信:最好的地理课堂不在课本里,而在大地上。敦煌,这座被沙漠环抱的千年古城,正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交融的绝佳样本。今天,我们将以“敦煌沙漠旅游”为核心,从地理基础、资源特色、开发现状、教学价值四个维度展开,带同学们走进这片“沙海奇境”,理解旅游地理中“人地关系”的深刻内涵。
01敦煌沙漠旅游的地理基础:自然底色与空间坐标
敦煌沙漠旅游的地理基础:自然底色与空间坐标要理解敦煌沙漠旅游的独特性,首先要明确它的“地理身份证”。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蒙古高原南缘与塔里木盆地东端的交汇带,地理坐标为北纬3940′—4140′,东经9213′—9530′。这种“三高原一盆”的过渡区位,决定了其独特的自然环境。
1气候:极端干旱的大陆性荒漠气候敦煌年降水量仅39.9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86毫米,是典型的“极旱荒漠区”。我曾在7月带学生实测,正午沙面温度可达68℃,而夜间最低温可能降至15℃,昼夜温差超过50℃。这种“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既是沙漠景观形成的动力,也对旅游活动的时间安排(如建议清晨/傍晚游览)和装备要求(防晒、防风沙、保温)提出了具体指导。
2地貌:风与沙塑造的“沙漠博物馆”敦煌北部毗邻库姆塔格沙漠(中国八大沙漠之一),南部为祁连山余脉,中间由党河冲积扇平原连接。这里的沙漠地貌呈现“多元共生”特征:
鸣沙山:长约40公里、宽20公里的复合型沙山群,主峰海拔1715米。其“鸣沙”现象(滑沙时发出轰鸣)源于沙粒均匀(0.01—0.5毫米)、表面粗糙(含石英、长石等矿物),在摩擦时产生共振。2019年我参与的野外考察中,用频谱仪测到滑沙时的声波频率集中在100—300Hz,与文献记载的“沙漠音乐”特征高度吻合。
雅丹地貌:玉门关以西的“魔鬼城”是典型的风蚀垄槽地貌。这里的泥岩地层因长期风蚀(年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24米/秒),形成高5—20米的垄岗与宽1—2米的沟槽,从空中俯瞰如“海上舰队”。
2地貌:风与沙塑造的“沙漠博物馆”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的半弯湖泊,水面面积约0.88公顷,最深处5米。其“沙泉共生”之谜,至今仍是地理学界的研究热点——既有地下潜水补给(党河古河道渗漏)的自然因素,也有人工补水(2000年后实施的“引哈济党”工程)的干预,是“人地协调”的早期案例。
3水文:党河——沙漠中的“生命之脉”敦煌的沙漠旅游能“活”起来,关键在党河。这条发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年径流量3.02亿立方米,孕育了敦煌绿洲(面积约1399平方公里)。我曾沿党河溯源,看到上游的冰川(疏勒南山冰川群)、中游的人工水库(党河水库,1971年建成)、下游的绿洲农田,这条“水链”串联起沙漠中的生机,也解释了为何敦煌能成为丝路重镇——有水,才有商旅、有文化、有旅游。
02敦煌沙漠旅游的资源特色:自然奇观与人文密码的交响
敦煌沙漠旅游的资源特色:自然奇观与人文密码的交响如果说地理基础是敦煌的“骨架”,那么旅游资源就是它的“灵魂”。这里的沙漠旅游绝非单一的“看沙”,而是自然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是“一沙一世界,一景一千年”的立体体验。
1自然景观:沙漠中的“地质教科书”鸣沙山月牙泉:作为“中国最美五大沙漠”之一(《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评选),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态平衡”——沙山不断移动(年移动速度约3—5米),却始终未掩埋月牙泉。2023年景区监测数据显示,通过人工固沙(草方格、黏土覆盖)和地下水回补(年补水量约600万立方米),沙泉距离已稳定在50米以内。
库姆塔格沙漠:中国唯一“羽毛状沙丘”分布区,沙丘形态随风向(主要为东北风、西北风)呈规律排列,是研究风力地貌的天然实验室。我曾带学生用无人机航拍,发现沙丘走向与主风向夹角约30,这与《风沙地貌学》中“羽毛状沙丘形成机制”的理论高度一致。
戈壁与绿洲过渡带:从敦煌市区向沙漠行进,能清晰看到“绿洲—戈壁—沙漠”的生态梯度。在离城10公里处,还能见到“红柳包”(红柳根系固定沙粒形成的灌丛沙堆),这是沙漠植被防风固沙的典型案例。
2人文景观:丝路遗韵与多元文化的沉淀敦煌沙漠旅游的独特性,更在于其“文化厚度”。这里的每一粒沙,都可能藏着千年故事。
莫高窟:虽位于鸣沙山东麓,但与沙漠旅游密不可分——窟前的宕泉河曾是绿洲水源,窟顶的防沙工程(草方格、尼龙网)至今仍在保护壁画。我曾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第17窟(藏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全球及中国再生晶圆(回收晶圆)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 四川2025年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考试精选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核心素养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3课时 不屈的抗灾精神 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pptx
- 2025年IT项目验收合同协议二篇.docx VIP
- (2025版)围产期降压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PPT课件.pptx VIP
- 2019版南网计量典设低压用户-非金属表箱.pdf VIP
- T-SFSF 000003-2019 餐饮用油水分离器.pdf VIP
- 西诺德牙椅Sinius中文使用说明书.pdf
- 【核心素养目标】5应对自然灾害 第三课时课件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ppt VIP
- 前滚翻 教学设计.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