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部编版必修上高一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知识梳理.docxVIP

2025部编版必修上高一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知识梳理.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部编版必修上高一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知识梳理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高一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不仅要求我们识记重要的文言知识,更要培养阅读古文的语感与能力,体悟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必修上册文言文的复习,本文将从复习策略、知识梳理、重点篇目提示等方面进行系统整合,以期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复习策略与方法指导

文言文复习,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讲究策略,循序渐进。首先,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教材是知识的源头,每一篇课文的注释、课后练习都是重要的复习资料。其次,梳理考点,有的放矢是关键。要明确高考对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如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文言文翻译,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再次,总结规律,掌握方法是捷径。文言文学习有其内在规律,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通过归纳总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诵读涵泳,体会语感是保障。多读多背,方能体会古文的韵律和气势,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核心知识梳理

(一)常用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骨架,掌握实词是读懂文言文的前提。复习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类:

1.通假字:识别并理解本字的意义。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中的“生”通“性”,资质、禀赋。复习时要将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一整理,强化记忆。

2.一词多义:这是实词考查的重点。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往往有不同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辨析。例如:

*“兵”:兵器(收天下之兵)、士兵(秦兵旦暮渡易水)、战争(兵者,凶器也)。

*“胜”:胜利(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尽(刑人如恐不胜)、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能承受(沛公不胜杯杓)。

*复习时,可将课文中出现频率高的实词如“道、得、过、假、见、举、绝、名、穷、属、通、徒、亡、望、闻、相、谢、信、易、致、质、治、诸、左”等的不同义项及例句进行梳理。

3.古今异义词:注意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及感情色彩的变化。如“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单指“男子的配偶”;“牺牲”古义为“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为“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4.词类活用:这是文言文语法的重要特点,需准确判断并理解其表达效果。常见类型有:

*名词作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驻军)、“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名词作状语:如“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箕踞以骂曰”(箕踞:像簸箕一样)。

*动词作名词: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远离)。

*形容词作名词:如“小学而大遗”(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使……变绿)。

*意动用法:如“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渔人甚异之”(异:以……为异)。

(二)常见文言虚词

虚词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表意功能重要。复习时需掌握其主要用法和意义,并能结合语境辨析。重点虚词如“之、其、而、以、于、为、乃、则、因、且、若、所、者、也、矣、乎、焉、哉”等。例如:

*“之”:

*代词:他(吾从而师之)、它(輮使之然也)、这/那(均之二策)。

*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凑足音节,无实义(怅恨久之)。

*动词:到、往(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以”:

*介词:用、拿(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把(秦亦不以城予赵)、凭借(以勇气闻于诸侯)、因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按照(斧斤以时入山林)。

*连词:表并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表承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表目的(作《师说》以贻之)、表因果(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

*动词:认为(皆以美于徐公)、得以(固以怪之矣)。

(三)特殊文言句式

掌握特殊句式,有助于准确理解句意和翻译。主要类型:

1.判断句:常用“……者,……也”、“……也”、“……者也”、“乃”、“为”、“则”、“非”等表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被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常见形式有:

*“于”字表被动:如“而君幸于赵王”。

*“见”字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为”字表被动:如“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文档评论(0)

超越梦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