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含答案解析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国家之任贤而吉,任不肖而凶,案往世而视己事,其必然也,如合符。此为人君者,不可以不慎也。阖闾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其所以君王者同,面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处襁褓而朝诸侯,周公用事也。赵武灵王五十年而饿死于沙丘,任李兑故也。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由此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飞。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晋荆战于邓,晋师败绩。荀林父将归请死,景公将许之,士贞伯曰:“不可。今天或者大警晋也。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今杀之,是重荆胜也。”景公曰:“善!”乃使复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B.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C.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D.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不肖而凶”与“夙遭闵凶”(《陈情表》)两句中的“凶”字含义相同。
B.“成王处襁褓而朝诸侯”与“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两句中的“朝”字含义相同。
C.“寡人封候尽千里之地”与“智者尽其谋”(《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尽”字含义不同。
D.“齐桓公使管仲治国”与“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两句中的“治”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主如果想要在国家治理上有显赫成绩名垂后世,在用人方面就一定要慎重,这都是经过历史事实验证的。
B.卫国的国君因为德才兼备的贤人没有来卫国辅佐他而感到困惑,田让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所在,即赏罚的标准模糊。
C.齐桓公任用管仲治理国家,但一开始的效果并不好,对管仲推崇的孔子由此认为没有君主的支持,贤才也难有成就。
D.荀林父打了败仗,惹得晋景公心中恼怒,要杀他,幸亏士贞伯替他说情,才得以逃脱罪名,恢复了将军职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
(2)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
5.孔子说管仲“得此三权者”,桓公才能称霸天下,请概括出这三种权力的内容。
【答案】1.B
2.A
3.D
4.(1)都一样是君王,但所创造的功业却不相同,是因为他们所任用的人不同(造成的)。
(2)桓公就立管仲为仲父。于是齐国大治,而后又称霸天下。
5.①任命管仲为上卿;
②赐给管仲一年的赋税;
③立管仲为仲父。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齐桓公得到管仲后,多次联合诸侯,让天下统一得到匡正,失去管仲后,任用了竖刁易牙,死后却不能下葬,成为天下的笑柄。荣辱同时施加在一个人的身上,就在于他所任用的人(是否适当)。“一”,副词,一概,修饰“匡”,作“匡”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管仲”作“失”的宾语,构成动宾关系,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含义相同”错。“凶”,国势的凶险/不幸的事,特指丧事。句意:任用佞臣治理国家国势就会凶险/小时候就遭遇不幸的事。B.正确。“朝”,都是使动用法,使……朝见。句意:所以周成王在襁褓之中就让诸侯来周朝朝见/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C.正确。“尽”,全部用上/使……完尽;用尽。句意:寡人我分封属下不吝惜我国家的土地/聪明的人竭尽他的智谋。
D.正确。“治”,治理/治罪。句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说苑政理》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唐才子传卷十——贯休》《禅月集序》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新唐书杜甫传》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晏子春秋——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史记管晏列传》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战国策——陈轸为秦使于齐》含答案解析.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资治通鉴晋纪——东海王苻坚》《六逆论》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高考语文阅读《大观园造景手法体现的曹雪芹艺术思维》《文学、绘画与园林—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含答案解析.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端午的阳光》含答案解析.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含答案解析.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工程效孟明是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民生双赢》《退耕还林还草改变的不只是山水》含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