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晏子春秋——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史记管晏列传》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晏子春秋——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史记管晏列传》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晏子春秋——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史记管晏列传》含答案解析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乘啧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

文本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爵邑A尽B退C朝D而E乘F啧G然H而I叹J终K而L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在文本一中,指的是齐庄公。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中的第一等。

B.“哀吾君不免于难”的“哀”与《离骚》中“哀民生之多艰”的“哀”含义相同。

C.“枕君尸而哭”的“而”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夜缒而出”的“而”用法不同。

D.“君语及之,即危言”的“危”与《蜀道难》中“危乎高哉”的“危”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起初很信任晏子,多采纳他的意见,经常赐他爵位,增加封邑,后来就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了,并不断剥夺其爵位和封邑。

B.晏子在他的爵位和封邑都被剥夺完后,先叹后笑,因为他预料到齐庄公一定会被崔杼杀死,也预料到崔杼一定不会加害于他。

C.晏子认为君臣都要为国家服务,如果君主不是为国家利益而死,而是为个人利益而死,那么作为臣子就没有义务为君主殉死。

D.晏子虽然没有为君主殉死,但是他却不怕冒犯崔杼,坐在地上,将头靠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以此表达了对齐庄公的哀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2)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5.司马迁感叹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司马迁为什么如此仰慕晏子。

【答案】1.BFJ

2.C

3.B

4.(1)有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掉晏子,崔杼说:“他是百姓景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到民心。”

(2)他担任齐国的相国后,一顿饭不吃两样肉食,他的妻妾不穿丝制的衣裳。

5.①晏子犯颜劝谏,敢于直言。②晏子不畏强暴,冒着危险祭奠齐庄公。③晏子严于律己,厉行节俭。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爵位和封邑都被收走后,晏子就退出朝堂,坐上车子,长吁短叹,最终又笑了。“爵邑尽”,主谓结构,爵位和封邑都被收走,句意完整,单独成句。“退朝而乘”,“而”表顺承,连接前后两个动作,单独成句。“啧然而叹”“终而笑”,两个“而”都表修饰两句话都是偏正短语,各自单独成句。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重点词的含义的能力。A.正确。B.哀:怜悯,为……哀痛。句意:怜悯我们的君主不能免除灾难/为民众生活的多灾多难而感到十分的悲痛。C.“用法不同”错误,而:连词,都表修饰。句意:头靠着齐庄公的尸体哭泣/在夜里用绳索拴住烛之武从上往下放出。D.危:正直;高。句意:君主对他说到的事,他就直言以对/多么高峻伟岸。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他预料到齐庄公一定会被崔杼杀死”说法错误,原文“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文中晏子并没有预料到杀死齐庄公的一定是崔杼。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望”,瞻仰、景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