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旅游地质灾害的基础认知:理解风险的底层逻辑演讲人
01旅游地质灾害的基础认知:理解风险的底层逻辑02典型旅游地质灾害类型解析:从现象到机制的深度拆解0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从知识到素养的转化目录
2025高中旅游地理之旅游地质灾害课件
各位老师、同学们:
作为从事地理教学十余年的一线教师,我常在带学生实地考察时感受到:旅游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远非山水美景这般简单——那些隐藏在奇松怪石、深谷幽潭背后的地质风险,往往是威胁游客安全的无形杀手。今天,我们将围绕旅游地质灾害展开系统学习,从概念到类型,从风险到防范,逐步构建起对这一主题的完整认知。
01旅游地质灾害的基础认知:理解风险的底层逻辑
1什么是旅游地质灾害?旅游地质灾害是指在旅游活动区域内,因自然地质作用或人类旅游开发活动引发的,对游客、旅游设施及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事件。它区别于普通地质灾害的核心在于旅游场景关联性——既包括发生在景区内的原生地质灾害(如山区暴雨引发的滑坡),也包括因旅游开发(如修路、建索道)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如人工切坡导致的崩塌)。
我曾在2021年参与四川某景区地质安全评估,发现一处热门观景台下方存在古滑坡体。景区开发时为扩大视野削坡10余米,看似优化了景观,却破坏了原有的地质平衡。这正是典型的旅游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案例,它提醒我们:旅游地质灾害的本质是地质环境脆弱性与旅游活动扰动性的叠加结果。
2旅游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动态关系地质环境是旅游资源的载体——喀斯特地貌成就了桂林山水,冰川遗迹塑造了庐山U型谷,这些都是地质作用馈赠的自然遗产。但地质环境同时具有脆弱性:一方面,其演化周期以万年计,人类短期开发可能打破长期形成的平衡;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集中性(如节假日游客密集)会放大灾害后果。
以云南某峡谷景区为例:峡谷两侧为片岩地层,天然节理发育,本就易发生小规模崩塌。但景区为吸引游客,在峡谷底部铺设木质栈道并设置零距离观瀑体验项目,导致游客活动区域与潜在崩塌区高度重叠。2022年雨季一场暴雨后,3处岩块坠落,虽未造成伤亡,却暴露出旅游需求与地质安全的矛盾。
3高中阶段学习的核心价值对高中生而言,学习旅游地质灾害绝非仅为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三方面能力:
综合思维:从地质条件-气候因素-人类活动多维度分析灾害成因;
区域认知:结合具体景区(如山地、喀斯特、矿山公园)理解灾害的地域差异;
人地协调观:认识旅游开发中利用与保护的平衡,树立安全旅游意识。
正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主题所强调: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培养应对灾害的基本能力。旅游地质灾害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实践场景。
02典型旅游地质灾害类型解析:从现象到机制的深度拆解
1滑坡:最常见的斜坡杀手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在旅游景区中,其触发因素可分为三类:
自然因素:连续降雨(如2023年7月贵州梵净山暴雨引发的滑坡)、地震(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景区群发滑坡);
人为因素:切坡修路(破坏坡脚支撑)、植被破坏(减少根系固土作用)、随意堆载(增加坡体重量);
复合因素:如南方景区常见的雨季+旅游道路开挖叠加触发。
我曾在2020年参与江西武功山景区滑坡隐患排查,发现某登山步道沿斜坡修建时,削坡形成的陡坎(坡度达60)与原岩土体软弱结构面(倾向与坡向一致)完全重合。这种人工改造+天然弱点的组合,使该区域成为滑坡高风险区。景区最终通过放缓坡角、修建截水沟等措施降低了风险。
2泥石流:山区旅游的流体威胁泥石流是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突发性强、流速快(可达5-10米/秒)、破坏力大的特点。旅游景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沟谷型景区(如四川九寨沟、甘肃麦积山),其形成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物源条件:松散堆积物(如崩积物、残坡积物);
水源条件:短时间强降雨(1小时降雨量>30毫米)或冰湖溃决;
地形条件:沟谷上游为集水区(汇水面积大),中游为流通区(坡度陡),下游为堆积区(游客活动集中)。
2010年8月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虽非传统景区,但邻近的拉尕山景区因位于同一流域,部分旅游道路被冲毁,这警示我们:泥石流的影响范围可能超出景区边界。教学中可结合九寨沟88地震后泥石流风险升高的案例,分析震后松散物源增加对泥石流活动的长期影响。
3崩塌:瞬间的岩块坠落崩塌是岩土体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倾倒、坠落的现象,多发生在陡峭的崖壁(坡度>50)或人工边坡。旅游景区的崩塌可分为岩崩和土崩,其中岩崩更常见(如华山、张家界石英砂岩崖壁)。其典型特征是:
突发性:从变形到失稳可能仅需几秒;
连锁性:一块岩块坠落可能引发周边岩块失稳;
旅游场景特殊性:常发生在观景台、栈道上方(如2019年湖南崀山辣椒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科学方法学》第7章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ppt
- 广东省肇庆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DB2306T 149-2021 温室水果番茄越冬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浙美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校园标识(课件).pptx VIP
- (ppt)尖子生班会.ppt VIP
- TCCES 44-2024 老旧房屋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_可搜索.pdf VIP
- 中国财税史-第3章.pptx VIP
- 徐州某电厂冷水塔爆破拆除施工方案.doc VIP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2025版).pdf VIP
- 成为尖子生的十大好习惯,你在成为学霸的路上吗?课件 主题班会.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