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茶叶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哪项是绿茶加工中形成“清汤绿叶”特征的关键工艺?
A.萎凋B.杀青C.揉捻D.干燥
答案:B
2.红茶“红汤红叶”的主要成因是茶叶中的哪种物质在发酵过程中氧化聚合?
A.茶氨酸B.咖啡碱C.茶多酚D.茶黄素
答案:C
3.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形成主要与哪道工艺相关?
A.摇青(做青)B.杀青C.包揉D.焙火
答案:A
4.白茶的核心加工工艺是?
A.萎凋+干燥B.杀青+揉捻C.渥堆发酵D.闷黄
答案:A
5.黄茶“黄汤黄叶”的关键工艺是?
A.杀青B.闷黄C.揉捻D.干燥
答案:B
6.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本质区别在于?
A.原料等级B.产地海拔C.后发酵方式(自然陈化/人工渥堆)D.茶树品种
答案:C
7.以下哪种茶属于再加工茶?
A.西湖龙井B.安溪铁观音C.福州茉莉花茶D.武夷大红袍
答案:C
8.茶叶中具有鲜爽味的主要成分是?
A.茶多酚(苦涩)B.茶氨酸(鲜爽)C.咖啡碱(苦)D.茶多糖(甜)
答案:B
9.正山小种的起源地是?
A.浙江杭州B.福建武夷山C.安徽祁门D.云南勐海
答案:B
10.唐代陆羽《茶经》中“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指的是泡茶用水的选择标准,其中“山水”最佳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质含量高B.硬度低、口感清甜C.含氧量低D.温度恒定
答案:B
11.茶席设计中“三才杯”的“三才”指?
A.天、地、人B.茶、水、火C.杯、盖、托D.春、夏、秋
答案:A
12.以下哪项是判断武夷岩茶“岩韵”的核心指标?
A.汤色深浅B.叶底完整性C.滋味的岩骨花香(醇厚、回甘、矿物感)D.香气类型
答案:C
13.云南大叶种茶树(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与中小叶种茶树的主要区别在于?
A.抗寒性B.茶多酚含量(大叶种更高)C.适制茶类D.以上均是
答案:D
14.2024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规范》中,要求茶叶生产主体需通过哪种技术实现全流程溯源?
A.区块链+二维码B.人工登记台账C.卫星定位D.条形码
答案:A
15.冷泡茶的核心原理是?
A.低温抑制茶多酚溶出,突出氨基酸(鲜爽)B.高温加速物质溶出C.长时间浸泡增加甜度D.冷藏延长保质期
答案:A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填“√”,错误填“×”)
1.白茶的“白毫银针”原料仅采用单芽,“白牡丹”采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2.黄茶的“闷黄”工艺需在杀青后立即进行,目的是促进叶绿素分解和黄色物质形成。(√)
3.乌龙茶的“发酵程度”通常为10%-70%,其中闽北乌龙(如大红袍)发酵程度高于闽南乌龙(如铁观音)。(√)
4.普洱茶(生茶)的“越陈越香”主要依赖微生物代谢和氧化反应,而熟茶因人工渥堆已完成发酵,后期陈化空间较小。(√)
5.茉莉花茶的“窨制”是指将茶叶与鲜花混合,让茶叶吸附花香,通常“三窨一提”比“五窨一提”香气更浓郁。(×)(注:窨制次数越多,香气越纯净持久)
6.绿茶的“炒青”“烘青”“蒸青”是根据干燥方式分类,其中蒸青绿茶(如日本煎茶)保留更多叶绿素,汤色更绿。(√)
7.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具有放松神经、辅助降血压的作用,其含量随茶叶嫩度增加而升高。(√)
8.宋代“点茶”与现代泡茶的主要区别在于需将茶粉击打至泡沫层,是斗茶的核心环节。(√)
9.茶叶中的咖啡碱会导致钙流失,因此骨质疏松患者应完全禁饮茶。(×)(注:适量饮茶(每日≤300ml)的咖啡碱摄入量对钙流失影响可忽略,且茶中的氟和钾可能有助于骨骼健康)
10.2025年新型茶叶加工设备“智能萎凋系统”通过温湿度AI调控,可将白茶萎凋时间从传统的72小时缩短至48小时,同时提升氨基酸含量。(√)(注:模拟真实情境中的技术应用)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依据及代表茶品。
答案:六大茶类以加工工艺(主要是发酵程度和酶促氧化程度)为分类核心:
绿茶(不发酵):西湖龙井、碧螺春;
黄茶(微发酵,闷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