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物流跟踪专员月度工作计划
作为在物流行业摸爬滚打近三年的跟踪专员,我深知这份工作就像给货物”串珠子”——既要把每个环节的”珠子”穿紧,又得时刻盯着线别断。这个月,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让经手的每一票货都像上了GPS的风筝,轨迹清晰、收放自如。下面我从”基础盘稳扎”“问题点攻坚”“能力值升级”三个层面,详细说说这个月的具体计划。
一、稳基础:筑牢全流程跟踪网
上个月复盘时发现,70%的客户投诉都源于”信息不透明”——货发出去后,客户问”到哪了”,我们只能说”在路上”;问”啥时候到”,回答”快了”。这种模糊的沟通太伤信任。这个月,我要把”跟踪”从”被动反馈”转为”主动告知”,把全流程拆解成四个关键节点,每个节点都设”观察哨”。
1.1接单即启动:从源头打标签
以前总觉得接单是客服的事,等运单到我手里才开始跟踪。现在明白,“早介入”能省80%的麻烦。这个月,我会每天早上9点前主动从系统调取前一日20点后生成的新订单,按照”紧急程度+运输方式+目的地”打三个标签:
紧急标签:时效要求≤48小时的(比如生鲜、急件)单独建”红名单”,每2小时查一次位置;
运输方式标签:区分陆运、空运、铁运,空运重点盯值机和落地时间,铁运注意中转站换车衔接;
目的地标签:划分为”常规区域”“偏远区域”(比如山区、边境),偏远区域提前和末端网点确认配送能力,避免”到了县城送不到村”的情况。
就像上周接的一票杭州到西藏林芝的医疗器械,因为没提前确认末端配送,货在拉萨卡了3天。这个月,我准备和10个常发偏远地区的网点提前加微信,把”能不能送”“需要啥手续”这些问题在接单时就问清楚。
1.2运输中盯紧:用系统+人工双保险
我们用的TMS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能看车辆实时位置,但上个月有3次系统定位延迟,导致客户问”车在哪”时,我查系统显示”行驶中”,实际车已经在服务区停了4小时。这个月,我要给重点线路的司机师傅们建个”跟踪群”,除了系统定位,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8点主动发消息问:“张师傅,您现在到哪了?预计几点到下一个分拨中心?”。特别是跑夜路的司机,晚上11点再补个电话,确认是否需要加油、是否遇到堵车——我知道司机师傅们跑长途累,但多问一句,客户就能少催十句。
另外,针对”中转衔接”这个老大难,我列了份《重点分拨中心时间表》:比如郑州分拨中心每天凌晨2点到5点处理华北线货物,上海分拨中心上午8点到10点是出仓高峰。以后每票货到达分拨中心前1小时,我就盯着系统,看到”已入仓”状态后,立刻联系分拨中心的对接人老王:“王哥,XX号运单到您那了,麻烦优先安排分拣,客户急要”。上个月有票从广州到北京的服装,就是因为在武汉分拨中心耽搁了6小时,客户差点取消后续合作。这次我打算把分拨中心的对接人电话存成快捷拨号,争取”入仓-分拣-出仓”每个动作都卡着时间点催。
1.3签收后扫尾:闭环才算完成
以前总觉得货签收了就万事大吉,结果上个月有2单客户说”没收到”,一查是放在快递柜没通知,还有1单是代收点代签但客户没取。这个月,我要把”签收确认”细化成三步:
第一步,系统显示”已签收”后,立刻给客户发条短信:“XX先生/女士,您的XX运单(单号XXX)已于X点X分由XX(快递员/代收点)签收,如有疑问请联系我:XXX-XXXXXXX”;
第二步,挑出”贵重物品”“易损件”等特殊订单,主动打电话确认:“李姐,您买的瓷器收到了吧?包装有没有破损?”;
第三步,每天下班前把当天签收的订单过一遍,标红”异常签收”(比如代签、超时签收),第二天上班优先跟进,确保客户实际收到货。
二、攻难点:把异常处理变成”标准动作”
上个月的异常统计让我倒吸一口凉气:延误占45%、破损占20%、信息错误占15%,这些问题像滚雪球,处理不及时就会变成客户投诉。这个月,我要把”遇到问题先慌”变成”按流程解决”,给每种异常都配个”应对锦囊”。
2.1延误:从”救火”到”预防”
延误的原因有很多:堵车、爆仓、天气、司机临时有事。以前遇到延误,我要么干着急,要么不停催司机,效果不好。这个月,我整理了过去3个月的延误案例,发现70%集中在”杭州-合肥”“广州-长沙”两条线路,主要是因为这两条线货量大,常遇高速堵车。我打算和运输部老张商量,给这两条线加2辆备用车——比如杭州仓库下午3点发合肥的车,万一堵在高速,备用车可以从嘉兴调货,绕乡道送,虽然成本高点,但能保时效。
另外,天气也是延误的”老朋友”。这个月有连续雨天预报,我提前列了份《雨天易堵路段清单》,比如G60沪昆高速某段、G4京港澳高速某段,每次发这些路段的货,都给司机发消息提醒:“张师傅,今天这段路可能有积水,注意减速,遇到堵车第一时间联系我,咱们想办法绕路”。
2.2破损:从”赔”到”防”
上个月有票玻璃制品破损,客户要赔3000块,虽然最后解决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