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答题公式.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答题公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2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答题公式

第一单元自然之美

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单元考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想象画面,感受文字之美和情景之美;通过所见所闻所想,抓住事物特点,体会画面之美;掌握文章的描写顺序,理清画面之序,感受自然之美。

单元考点1

单元考点1:从不同感官角度,想象画面

常见问法

常见问法:文段/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题公式

答题公式:找出描写事物(景物)的词句+从感官角度体会所描写的事物(景物)

的特点+概括画面内容

的特点+概括画面内容

典型举例:

典型举例:

下面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秋虫唱着,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走月亮》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①找出描写景物的词句,如“秋虫唱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银光一闪”“飘来果子的甜香”等。

②从感官角度体会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由以上词句可知,句子是从听觉、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来描写画面的。

③概括画面内容。从听觉角度分析,可以感受到月夜的幽静;从视觉角度分析,可以看到月夜下生动的场景;从嗅觉角度可以体会到不同品种的水果散发出的浓郁甜香。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示例:作者通过以上句子描绘了在秋虫的歌声和鱼儿跃出水面发出的声音所营造的幽静情景中,夜鸟和鱼儿活动时的生动场面以及不同品种的水果散发出的浓郁甜香的画面。

2/22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答题公式

单元考点2

单元考点2:通过景物的特点,体会画面之美

常见问法

常见问法:选段/句子突出了xx的特点。

答题公式

答题公式:定位至描写了主要事物的相关语句+直接摘取或分析归纳关于事物

特点的词语(姿态、色彩、静动态等)

典型举例:

典型举例:

《花牛歌》的第一节内容突出了花牛的特点。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①找到描写花牛的词语,如“坐”“压扁”描写了花牛的动作。

②分析词语。“坐”“压扁”写出了花牛随处可坐,随处休息的状态。花牛就算压扁了剪秋罗,也没关系,因为它此刻是不受拘束的,由此可以看出花牛无拘无束的特点。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无拘无束

单元考点3

单元考点3:理清文章的描写顺序

常见问法:作者是按照顺序来描写xx的。

答题公式

答题公式:找文中有关顺序的标志词+判断写作顺序

空间顺序:西边/对面/上面等。

空间顺序:西边/对面/上面等。

时间顺序:早上/中午1晚上等。

游览顺序:先/然后/顺着/登上等。

事情发展的顺序:首先/然后/最后等。

典型举例:

典型举例:

阅读《观潮》中的文段,作者是按照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22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答题公式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①找出“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等标志词。

②根据标志词,结合钱塘江大潮来时先是白线,再是白浪,最后形成水墙的画面,可以判断出这是按照空间顺序中由远及近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由远及近

4/22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答题公式

第二单元“提问”策略

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单元考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阅读文章时,可尝试从不一样的出发点去思考,可以是针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的,也可以是针对写作角度的,还可以是针对生活实际的等。经过思考,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寻求解答方法。

单元考点1:单元考点1从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内容提问

常见问法:试着针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内容提出一个问题。

答题公式

答题公式:

(1)针对整体:

(1)针对整体:文章主要

文档评论(0)

未名数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级教师,高级工程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