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章蹄病

;蹄壁:角质层,覆于蹄的前部和两侧,向后转弯的部分形成蹄踵角。

蹄踵角向蹄底延伸的部分为蹄支角,角质层下面有角小叶,角小叶之间为肉小叶,肉小叶的深层为蹄骨的骨膜。

蹄的下方为蹄底,在马蹄底的内后侧与蹄支壁之间为蹄叉;

牛的两个着地指(趾):内侧为第三指(趾),外侧为第四指(趾),其间的间隙为指(趾)间;两个悬蹄不着地(内为第二指(趾)外为第5指(趾))。;一、蹄部创伤:

包括蹄冠创伤、蹄底创伤和钉伤、刺创、马的蹄叉踏伤及偶蹄兽的指(趾)间创伤。故在临床上只要是以支跛为主的混合跛时就一定要看是否为蹄部的创伤而引起。

1.病因

1)装蹄削蹄不当,伤到肉小叶;

2)在丛林、田间收割的留茬地放牧或在工厂、建筑工地附近牵骝放牧时,由钉子、铁屑、玻璃、炭滓或茬引起;

3)蹄角质过度干燥而引起的龟裂;

4)动物的互相蹴踢。

;2.症状:

1)突然出现明显的支跛或2-3天内逐渐加重;

2)动物以蹄尖或蹄踵着地,或以蹄侧壁或内、外指(趾)一侧着地;

3)蹄冠、蹄踵、指(趾)间创伤间或可见出血;

4)蹄部通过视、叩诊或检蹄钳检蹄,可找出最敏感位;

5)钉伤一般在除去蹄铁后,跛行明显地减轻,有时有渗出液从钉孔流出;

6)蹄部创伤发现过晚,则可继发深部组织炎症,如蹄叶炎舟骨滑膜炎、化脓性蹄关节炎、蹄骨坏死,其次也引起蹄冠和蹄踵部的蜂窝织炎。;3.治疗:

1)除去异物;

2)清创消毒,必要时可削蹄排液;新鲜创用5%碘酊、2-5%龙胆紫或5%甲醛酒精液消毒;

3)掌趾N封闭;

4)严重的创伤,应包扎蹄绷带,创伤的周围和绷带上涂以松馏油以防湿防腐;

5)也可以装着铁板蹄铁(一般为U形);

6)全身使用抗生素或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治疗或破伤风类毒素来预防;

蹄部创伤关键在于诊断检查找到创伤的部位。

;二、蹄叶炎(laminitis)或蹄皮炎(pododermatis)

蹄真皮的弥散性(diffuse)无败性(aseptic)炎症。无败性:即非化脓坏死性。

马、骡、奶牛、肉牛和青年公牛常发。

1.分类

据病程长短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

据病程的扩散程度可分为:浅在性和深层性炎症。

通常侵害几个指(趾),???现局部和全身症候。

风湿性蹄叶炎:是蹄真皮部的一种特殊性、弥漫性、浆液性炎症。其病程多为急性经过,家畜中以马、骡、水牛最常见,黄牛,奶牛发病较少。一般说来,马属动物前肢多于后肢,牛后肢内侧趾多发,猪羊也有发生该病的情况。

风湿性蹄叶炎的实质是一种变态反应(如营养性,中毒性等)所引起的蹄部机能障碍的结果。其它无败性蹄叶炎大多由机械性压迫和物理性刺激引起。;2.病因:

尚未完全清楚,很多因素可引起,倾向于综合性因素。

马骡的蹄叶炎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广蹄、低蹄、倾蹄等蹄的构造上有缺陷,躯体过大使蹄部负担过重,均为发生蹄叶炎的因素。

蹄底或蹄叉过削、削蹄不均、延迟改装期、蹄铁面过狭、铁脐过高等,均能使蹄部装置陷于过度劳累,成为发生蹄叶炎的诱因。

运动不足,又多给难以消化的饲料;长途运输。

奶牛的蹄叶炎是全身性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过食精料,内毒素和组织胺含量增高可导致蹄叶炎的发生

;3.病理过程:

许多学者都认为最初侵害的是真皮血管层(这是由毒素或内毒素引起的,或由变态反应间接引起的。

急性蹄叶炎:真皮(特别是远轴侧壁和蹄底)充血、水肿、血栓形成和出血,表皮变性,生发层和棘细胞增大而无方向性,生角质物质全部消失。

慢性蹄叶炎:真皮有小动脉硬化、陈旧性血栓和单核细胞积聚,有慢性肉芽增殖与明显的毛细血管增生和纤维化,真皮小叶血管增多,表皮角化和过度角化。

由于毛细血管的扩张、痉挛,血流通过其它吻合支而超越患部,致使真皮和蹄冠部缺血,出现疼痛和营养障碍;同时由于炎性渗出物大量渗出,使角质和肉小叶分离,产生疼痛。动物以蹄踵负重,趾(指)深屈肌腱紧张,蹄骨的尖端向下移位,蹄骨的前端可能将皮肤穿破。

;4.症状

1)步态强拘、紧张,蹄尖向上,前部蹄底离地,以后部蹄踵着地;

2)二前肢患病时,前肢则向前伸出,两后肢向前伸于腹下负重,两后肢患病时,则两前肢向后移屈曲于腹下负重;四肢都发病时,则四肢都集于腹下,头也向下垂(《元亨》称“五攒痛”);

3)患畜不断交替负重,运步时喜走软地,在石子路或硬地上不愿走动或小心翼翼的;

4)局部蹄温增高,指(趾)A搏动明显,叩诊敏感;

5)慢性蹄叶炎可见蹄轮。同时蹄踵壁升高,与地面近似垂直,蹄尖壁近似水平,前蹄冠向后凹陷,整个蹄匣变长,最后形成腐蹄,严重时可见蹄骨穿透蹄底;

6)全身症状:体温升高39-40℃,战栗,多汗(马),脉频数,呼吸迫促。可视粘膜充血,动物表现不安或高度沉郁,食欲减退或正常,饮水量增加,局限性蹄叶炎的全身症状不明显;

7)有时偶见四肢轮流交替发病的患畜。;5.预后:取决于病程的长短,发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