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国3ICS11.020CCSC
国3
西寻
团体标准
T/CMAMZ36—2024
藏医病名注释(第一批)
2024-11-01发布2024-12-01实施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出版社
发布
出版
Ⅰ
T/CMAMZ36—2024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藏医学临床基础理论注释 1
3.1隆 1
3.2赤巴 1
3.3培根 2
3.4白脉病 2
3.5黑脉病 3
3.6黄水病 3
3.7冈巴病(冈斑病) 4
3.8中毒病 4
3.9培根木布病 5
3.10陈旧热病 5
3.11瘟热病 5
4藏医学常见病名注释 6
4.1皮肤科疾病 6
4.2脾胃科疾病 8
4.3妇科疾病 10
4.4骨科疾病 11
4.5神经内科 13
参考文献 15
T/CMAMZ36—2024
Ⅲ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青海省藏医院、甘肃省甘南州藏族自治州藏医院、云南迪庆州藏医院、四川省阿坝州藏医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北京藏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王保、切军加、牛豫娟、白玛群仲、冯欣、仲格嘉、仲勒、刘凯列、沈志秀、昂青才旦、罗绒益西、罗辉、赵敏、姚晓武、班玛才仁、高新颜、普布扎西道吉仁青、谢建荣。
本文件审定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玛央珍、尼玛次仁、杨宏权、姚晓武、索朗。
本文件特邀中西医相关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马堃、王小云、曲淼、朱立国、孙晓红、杜惠兰、杨克新、何达、张苍、周冬梅、周非非、周莉、耿宇宁、徐教生、唐启盛、曾晓琴、蓝宇、雷仲民、禚风麟、鞠奕。
本文件工作指导组成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标准化工作指导组成员):许志仁、梁峻、刘颂阳、侯玉杰。
Ⅳ
T/CMAMZ36—2024
引
言
藏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科学体系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藏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古印度医学、中医学、西方传统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藏医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其理论体系为三因学说包括“隆”、“赤巴”和“培根”。藏医药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拥有博大精深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和得天独厚的药物资源,以及独特多样的炮制工艺及天然纯正的药品制剂。
藏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其确切的临床疗效。术语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元素,术语的标准化是学科实现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化和走向世界的前提。病名是临床实践的核心术语,对藏医和现代医学病名开展科学的对照和阐释,而且使得中、西医临床医生能够合理使用藏成药,是实现藏医与现代医学、中医药学的交流融合的首要步骤。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监督与法规司委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承担《藏、蒙、维病名注释研究》(第一批)项目工作,项目编号GZY-FJS2022-044,接到任务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组织来自西藏、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