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有波动是正常的,因为决定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机器的稳定性、测量中的误差,操作者的精神状态等等,所以产品质量略有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由于上述因素不能完全控制,因此产品的质量也具有随机性. 答: 正常 为了了解同学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校长召集全校各班的学习委员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看法,你认为这样抽样调查合适吗?为什么? 练习4: 答:不合适 随机抽样应具备哪些特点? ① 样本在总体中须具有代表性; ② 样本容量应足够大; ③ 样本要避免遗漏某一个群体. 1、初中学生视力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县教育局对全县5000名九年级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抽取的样本是:城镇学生100名,农村学生200名,请问:这样选取的样本合适吗?为什么? 大显身手 2、王明同学很喜欢篮球,经常夸口说自己是神投手,百发百中。一天,他在练习投三分球时,第一次投篮进了,他很高兴:“哇!命中率100%”,第二次投篮又进了,他说:“耶!命中率果然是100%,可见我是神投手,百投百中”.请你说一说,王明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 2003年5月(“非典”期间)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网开通了网上学校,某校九(5)班班主任为了了解学生上网学习时间,对本班40名学生上网学习时间进行调查. (1)如果只用这40名学生这一天上网学习时间作为样本去推断该校九年级全体学生该天上网学习时间,这样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智力比武 (2)如果把这40名学生这一天上网学习时间作为样本去推断该班全体学生全年上网学习时间,这样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2、曙光校区德育处准备在学期快结束时进行一次学情调查,准备就课业负担等问题对九年级1300名学生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已知该校九年级有22个班,请你为政教处老师设计一个有关抽样调查人数的调查方案. 《中国中学生报》()在网上就“你对老师讲课‘拖堂’现象的态度”进行了调查,2001年11月19日网上显示的调查结果如图30.1.1所示: 请问:为什么编辑声明“网上调查结果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仅供参考”? 抽样之前,我们不能预测到哪些个体会被抽中,像这样不能够事先预测结果的特性叫做随机性. 练习1:为了解居民对实施峰谷分时电价的意见,调查朝阳新村100户居民.这里的总体和样本分别是什么? 练习 2.判断下列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2) 为了检查市民所购买的食品是否安全、合格,市有关部门在几家大型超市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抽查了几种食品. (1) 某随身听生产厂家准备在某地销售不同规格的随身听,在发货之前,先到当地私立学校抽查了500名学生,了解学生准备购买什么价位的随身听. (4)一手表厂欲了解6-11岁少年儿童戴手表的比例,周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调查200名在那里学习的学生. (3)一食品厂为了解其产品质量情况,在其生产流水线上每隔100包选取一包检查其质量; (5)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抽取8个班级,调查这8个班级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 (6)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 情景引入: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收视率比较高,那就是“每周质检报告”。它由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抽测,并把抽测的结果在央视公布。公布的信息包括抽测的商品中有哪些是合格商品,有哪些是不合格商品,让广大人民群众明明白白消费,所以颇受群众欢迎。 请思考: (1)在央视公布的质检结果是质检部门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的呢? (2)这样的抽样调查具有合理性吗? (3)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商品是合格商品,但少数不合格的商品被抽查出来了?你是怎样看? 一般来说,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相应地,搜集、整理、计算数据的工作量也就越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本容量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的代价的大小. 读一读,你理解了吗? 那么怎样算是选择恰当呢? 例1 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围的三个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四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 调查对象在总体中是否有代表性 请问:他这样的抽样调查合适吗? ? 分析:因为小胖他们四个坐在教室最后面,所以他们的身高平均数就会大于整个班级的身高平均数,这样的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例2 甲同学说:“6, 6, 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 ? 乙同学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