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是作者在上海师范大学为授课而编写的讲义,出 版时作了一些增补与修订。全书计五编,分上、下两册,上册两编,为中国 历史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下册三编,为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政治地理及城 市地理。 我国渊源已久的沿革地理学,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而存 在,成为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但历史地理以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 演变及其规律为内容,而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还是建国以来的事。本书在 编写过程中,注意吸收前人及近人的研究成果,利用文物考古方面的新成就, 作了一些初步探索,但以个人水平所限,仓卒成稿,内容很不成熟,尚希读 者给予批评指正。 人民教育出版社王剑英同志,在对本书的审订过程中,提了不少宝贵意 见,特此致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前辈谭其骧先生的关怀与支持,并为本书题了字,谨此 致谢。 作者 一九八五年五月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是一部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中国历史地理的学术 专著。全书计五编,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历史经 济地理两编,共九章,42万字,分别叙述历史时期河流、湖泊、海岸、气候 的演变及其规律,叙述运河、水利灌溉事业、区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转移, 国内外交通的发展等方面的历史,并附有地图87幅、插图2幅。本书对了解 中国历史上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和经济开发的历史,对制定国民经济长 期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区域经济、部门经济的开发都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历史、地理、水利、交通、经济、建设、国民经济规划等 各方面的研究人员阅读,可作为一般图书馆常备的参考书、工具书陈列备查, 也可选用为大专院校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教材或主要参考用书。 下册为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政治地理、城市地理等编。 绪 论 第一节 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分布、变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 科学。概括地说,也就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就其主要凭借的资料(历史文献)和研究的时间(人 类历史时期)而论,它基本上与历史学相同;就其研究的对象 (地理环境) 而论,它又属于地理学的范畴。它是在两个母体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学科, 因而是介于历史科学和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和历史学、地理学的关系 都同样密切。历史地理学和地理学研究的客体是共同的,只有时间上的差异, 地理学是研究今天人类活动的地理,历史地理学则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活动 的地理,因此,历史地理学应属于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地理学 的一门分支学科。 历史地理学不同于 “考古学”。后者主要根据历史遗物、遗迹,地理环 境只属于它广泛的研究对象之一,其研究的时间包括文字记载之前的原始社 会;而历史地理学则主要根据历史文献,研究对象仅限于地理环境并主要是 有文字记载的时期。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早在原始社会即已 开始,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要内容的历史地理学,也就不能不追溯到原始社 会,并把它作为研究的起点和上限,只是人类在进入历史时期以后,才有能 力以自己的经济活动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征服自 然能力的提高,其影响也越来越巨大深刻,以致今天地理环境的面貌,无处 不直接或间接地留下人类活动的烙印。另一方面,即使对有文字记载时期的 地理环境的研究,除主要依靠历史文献外,也还必须借助于古代人类活动遗 迹及遗物等所提供的资料。因而,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虽是两门独立的学科, 但两者之间相辅相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地理学也不同于 “古地理学”。后者是研究人类历史以前地质时期 地理环境诸要素的演变规律,也就是人类还没有能够通过自己的经济活动, 在大地表面引起显著的改变,或留下显明痕迹以前的地理环境变化;而历史 地理学所研究的是历史时期主要由于人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地理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山丹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