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建模方法与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roe建模方法与技巧.ppt

Pro/E建模方法与技巧 主要内容 设计流程 模板的选择 统一的模板是组件顺利装配的前提 单位转换 设置工作目录 设置工作目录是为了方便快捷地进行打开和存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建模 各种特征的建立、修改,常用特征有拉伸、旋转、孔、阵列、壳、筋板、倒角和倒圆角等。 参数设置 对每个零件设置三个参数,分别为编号、名称和材料,便于以后识别和二维图标题栏自动生成。 文件存储 时不时“保存”一下,可以实现回退,因为每一次保存Pro/E都会新建一同名文件(多个文件,修改时间不同),若出现诊断失败的时候,可以从先前保存的文件恢复模型; 主要内容 设计准则 分析零件构成——大体建模思路 先主体后局部,由大到小 主要特征在前,辅助特征在后 选择合适的特征 轴类、圆盘状零件多采用旋转特征 块状零件选择拉伸特征 规则等厚度零件采用抽壳特征 规律分布的孔、凸台采用对称/阵列特征 分析零件构成 零件构成分析如同论文主要框架的构建,特征的胡乱堆叠也可以完成建模,但是结构合理性不好,建模效率不高 分析零件构成后要形成建模的大概思路,即主要特征的选取以及先后顺序 主要特征在前,辅助特征在后 辅助特征有筋板、倒圆角和倒角等,一般都比较容易建立和修改;主要特征有拉伸、旋转和孔等,线条、尺寸多,修改通常较为麻烦 辅助特征通常基于主要特征建立,因此主要特征的失效往往会导致相应的辅助特征失效 若辅助特征放在主要特征之间,后面的主要特征的基准又吸附在辅助特征之上,那么主要特征的失效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 将辅助特征放在最后面的好处在于即使辅助特征失效也不会对前面的其他主要特征产生影响 旋转特征与拉伸特征的比较 阶梯轴类 转轴 圆盘 轴承 箱体 底座 框架 壳特征与拉伸特征的比较 主要内容 No.1:取消浏览器自动打开 为了加快Pro/E打开的速度,需要将运行Pro/E后默认弹出的 PTC 官网去掉 No.2: 巧用trail文件 Trail文件是Pro/E非正常退出(重启、 Pro/E自动退出等)时用来恢复模型的文件,也可以重现建模过程或修改过程。 No.3: 尺寸修改 多个尺寸一次性修改,提高修改效率 No.4: 利用对称轴 利用对称轴可以少修改尺寸,提高建模效率 No.5: 基准设置 灵活使用基准:命名、以不变特征作为参考(例如初始参考面、机架底面等),如此一来在前面特征的修改或者失效都不会影响后面的其他特征 No.6: 特征和基准隐藏 只保留特定特征和基准,界面清爽整洁 装配基准快捷准确选择 No.7: 螺纹收尾 No.8: 沿曲线阵列 No.9: 组合孔特征 主要内容 心得体会 精工出细活:Pro/E比较耗时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熟能生巧:只有多练多用才能熟练掌握Pro/E,提高建模效率; 学会分析总结:在只有源文件、无视频教程的情况下能看懂别人的建模过程,比较他人建模方法和自己建模的优缺点并加以总结。 主要内容 建议 多看看论坛,吸取前人的经验,比较好的Pro/E论坛有:野火论坛、机械CAD论坛、SimWe论坛等。 林清安Pro/E教程 做笔记/备份:好的建模方法的简要操作、教程来源、练习文件的备份 * * 叶 宪 枝 建 议 心得体会 常用技巧 设计准则 设计流程 Pro/E 参数 建模 工作目录 模板 存储 默认模板为inlbs_part_solid,长度in,质量lbm,时间sec,温度F; 国标模板为mmns_part_solid,长度mm,力N,时间sec,温度C。 可以在选项里更改默认模板,默认模板位置为X:\ptc\proeWildfire4.0\templates\ 在模板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单位不同无法装配,可通过单位转换达成一致。 因模板错误时选择“解析尺寸”,即1:1转换 转换英寸为单位的图时选择“转换尺寸”,1:25.4转换 最终版文件一般采用“另存为”方式存储其他文件夹,每个零件只对应一个文件,采用统一的编号和命名方式方便查找和修改。 建 议 心得体会 常用技巧 设计准则 设计流程 Pro/E 分析:主要由方形底座、圆柱阶梯型凸台、等厚壳件,均匀分布孔和筋板等构成 建模思路:根据先主体后局部,由大到小的原则(1)方形底座——拉伸特征(2)圆柱阶梯型凸台——旋转特征(3)等厚壳体——抽壳特征(4)4均布孔——孔+阵列特征(5)4均布筋板——筋板+阵列特征(6)辅助特征 比较:拉伸方形底座——阶梯凸台三次拉伸成型——拉伸底座内腔——四次孔特征形成四种内径孔——孔+阵列特征形成分布孔——筋板+阵列特征形成分布筋板——辅助特征 建 议 心得体会 常用技巧 设计准则 设计流程 Pro/E 启动目录下的 文件添加web_browser_homepage about:bl

文档评论(0)

暖洋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