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十一章 严重创伤病人麻醉.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一章 严重创伤病人麻醉 遵义医学院麻醉学系 王海英 第三十一章 严重创伤病人麻醉 目的要求: 1.了解严重创伤病人病情评估和病情特点 2.掌握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特点 3.了解麻醉前急救和治疗 4.掌握麻醉处理原则 5.掌握常见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原则 6.熟悉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严重创伤病人麻醉处理内容 对病人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正确与恰当评估, 并仔细了解各系统与器官的功能状态 术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增强生命器官功能 尽量选用病人能承受的麻醉与麻醉药 麻醉全过程进行必要监测,纠正生命活动异常 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 第一节 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 估计与病情特点 一、严重创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一)ASA病情评估分级(已讲) (二)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伤情评分与分型 (三)创伤评分(TS) (四)CRAMS评分 (五)严重创伤病人生命功能不全的评估 (二)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伤情评分与分型 1.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 详见第二十章第五节 2.伤情分型 具体方法:据病人睁眼、语言、运动能力记分 ⑴轻型:13~15分,意识障碍在20min内 ⑵中型:9~12分,意识障碍在20min至6h ⑶重型:3~8分,伤后昏迷> 6h或伤后24h 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 (二)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伤情评分与分型 判定昏迷的标准: 不能睁眼; 不能说出可以理解的言语; 不能按吩咐动作去做 如能做出以上三项之一者,即不属于昏迷 排除意识障碍来自: ①酗酒;②服大量镇静剂;③癫痫持续状态 二、严重创伤病人的特点 病情紧急 病情严重 病情复杂 疼痛剧烈 饱胃 第二节 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特点 对麻醉药物耐受性差 难以配合麻醉 难以避免呕吐误吸 麻醉药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酸中毒 常需支持循环功能 第三节 麻醉前急救及治疗 确保气道通畅及供氧 确保静脉通路通畅及迅速补足血容量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解除病人疼痛 监测 第四节 麻醉处理原则 麻醉前用药: 术前应给适量止痛、镇静药,注意所用 药不使血压降低、不抑制呼吸 对已昏迷或垂危病人只应用抗胆碱药 对处于休克状态病人,最好是小量、 分次静脉给药 一、麻醉药与麻醉方法选择 1.部位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适用于休克病人 适用于肢体手术 休克状态下,应严格控制局麻药用量 对病变复杂或脏器大出血的病人,不宜选用 2.椎管内麻醉 休克好转前禁用椎管内麻醉 对病情较轻,术前经治疗已纠正低血容量, 可考虑低、中平面的硬膜外阻滞 分次小量给药,严格控制麻醉平面 若循环影响较大,立即改用全麻插管 3.全身麻醉 严重创伤如为多发骨折,头颈、躯干损伤病人,应选用全身麻醉 必须避免深麻醉 浅全麻加肌松药 3.全身麻醉 (1)吸入全麻 吸入麻醉药对循环的抑制程度与麻醉深度有关 氟烷、恩氟烷对循环抑制较轻 氟烷-N2O合用,是休克病人常选用 N2O可和恩氟烷、异氟烷或吗啡、芬太尼合用 3.全身麻醉 (2)静脉麻醉 地西泮、劳拉西泮、羟丁酸钠、依托咪酯及丙泊酚可用于休克病人诱导,应注意速度与剂量 氯胺酮用于休克病人麻醉,效果满意,但对于交感神经已削弱病人禁用 芬太尼可用于创伤休克病人的麻醉维持 3.全身麻醉 (3)麻醉诱导 关键:控制呼吸道,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 放置粗胃管 H2-受体拮抗剂 表麻下清醒气管插管—最安全方法 静脉诱导插管结合压迫环状软骨法 3.全身麻醉 (4)麻醉维持 无论吸入、静脉或静吸复合麻醉用药 仅需小量即可维持麻醉 低血容量下,氟烷不宜应用 可选用低浓度恩氟烷或异氟烷 N2O-O2-肌松药复合麻醉对循环影响小 二、肌肉松弛药的应用 休克病人应用肌松药的好处 肌松药的选择和剂量有别于一般病人 琥珀胆碱的利弊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优缺 三、麻醉过程监测 脉率与动脉压 尿量 CVP与PCWP 体温监测 血细胞比容 动脉乳酸盐测定 动脉血气 四、麻醉期间循环、呼吸管理 1.循环管理: 维持良好血压水平 控制心律失常: 四、麻醉期间循环、呼吸管理 1.循环管理: 支持心泵功能 原因: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 大量快速输血的低体温; 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心肌抑制因子及有毒物质对心肌的影响 治疗:去除病因、胰岛素、速效洋地黄、 β1受体兴奋药、抑肽酶及激素 四、麻醉期间循环、呼吸管理 1.循环管理: 改善微循环 微循环障碍 严重影响能量代谢 解痉药、低分子右旋糖酐 东莨菪碱及酚妥拉明 皮质激素 四、麻醉期间循环、呼吸管理 2.呼吸管理 SpO2监测 PETCO2 第五节 几种常见严重创伤病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