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2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作发展顺序1 动作发展顺序2 动作发展顺序3 (五)从做中学?? 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教育就是生长 我完全相信教育就是生长,这一点我在我女儿身上看得特别清楚。我女儿现在七岁,她四岁认字,五岁能看书,那时候还没有上学,这个过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每天晚上,她妈妈给她读一点诸如格林童话那样的经典童话书籍,她非常爱听。有一天,她问妈妈:书上都是字,故事在哪里?(笑声)我们没法跟她解释清楚。后来她逐渐识了一点字,识字的过程非常自然,她有时候看光盘,就会跟着声音看字幕,有时候妈妈带她出去,她就会问妈妈招牌上是什么字,这样一来她逐渐地、零零星星地认识了一些字。 后来有一回,妈妈晚上给她念了一段故事,第二天发现她自己拿着故事书在念,其实大部分字她还不认识,但她养成了这个习惯,妈妈读的故事她第二天就自己去看,这样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要给我念了,你念了我再读就没有意思了。你看,认字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强迫她吗?根本不需要!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能力,但是如果你强迫他,他就会反感。通过这个事例,我真的看到人的很多能力是天生的,教育只是给它环境让它生长出来。 后来有一回,妈妈晚上给她念了一段故事,第二天发现她自己拿着故事书在念,其实大部分字她还不认识,但她养成了这个习惯,妈妈读的故事她第二天就自己去看,这样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要给我念了,你念了我再读就没有意思了。你看,认字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强迫她吗?根本不需要!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能力,但是如果你强迫他,他就会反感。通过这个事例,我真的看到人的很多能力是天生的,教育只是给它环境让它生长出来。 教育即生长 每一个人,从他出生以后,这些东西都已经以萌芽状态存在于他的身上了,有了合适的环境,它们就会生长。所以,我特别赞成卢梭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强行把一些能力从外面放到人这个容器里面去,这些能力在人性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了,教育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它们正常地生长。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M].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76 (二)教育即生活 杜威指出: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是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而是通过实际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获得经验,从而获得生长和发展。 教育即生活给我们什么启示 1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 关于教育的过程,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他明确指出,“教育的专门定义”是:“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四)学校即社会 杜威指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 为了做到“学校即社会”,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校内学习应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能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杜威指出,“只有当学校本身是一个小规模的合作化社会的时候,教育才能使儿童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做到:“简化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发展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学校即社会”给我们什么启示 物质环境: 精神环境: 都正面的 都是安全的 何谓良好的环境? 杜威坚决反对那种把“学习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体”,主张教学不应该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应该诱导儿童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这就是“从做中学”。 “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他看来,如果能使儿童从那些真正有意义和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也许是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从做中学”给我们什么启示 1 六、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意大利的女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被誉为世界幼儿教育史上自福禄培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人,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至今在幼儿教育界仍还有广泛的影响。 蒙台梭利在研究和治疗低能儿童的实践中对教育发生了兴趣,以后便致力于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1907年在罗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