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黄花蒿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 【作者】柳 菲 【关键词】?黄花蒿??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条件 【指导老师】乔 辰 【专业】生物 【正文】1?引言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别名臭蒿、香蒿、苦蒿、青蒿。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1]。茎直立,高50~150 cm,多分枝,直径达6 mm,无毛。基部及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形,叶片常三回羽状深裂,长4~7 cm,宽1.5~3 cm,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倒卵形,开展,顶端尖,基部裂片常抱茎,下面色较浅,两面被短微毛;上部叶小,常一次羽状细裂。头状花序极多数,球形,长及宽约1.5 mm,有短梗,排列成总状或复总状,常有条形苞叶;总苞无毛;总苞片2~3层,外层狭矩圆形,绿色,内层椭圆形,除中脉外边缘宽膜质;花托长圆形;花筒状,长不超过1 mm,外层雌性,内层两性。瘦果矩圆形,长0.7 mm,无毛[2]。生长于路旁、荒地及山坡林缘。广泛分布于我国,广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地的野生资源相当丰富[3],此外越南、印度等国家也有少量黄花蒿。黄花蒿含青蒿素(artemisinin)、青蒿甲素(artemizin-Ⅰ)、青蒿丙素(artemizin-Ⅲ)、青蒿酸(artemizin)、青蒿内酯、黄酮、香豆素(coumarin)和挥发油等。早在2000年前我国的古籍中就有关于黄花蒿的记载。《说文》中称为香蒿,《毛诗传》中称为葭。中医认为,黄花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肾经,具有清虚热、退骨蒸、解暑截疟的功效。主要用于: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3.感受暑邪,发热头痛。4.疟疾寒热。《本草纲目》载,黄花蒿“治疟疾寒热”?[4]。黄花蒿作为一种中草药,在我国早已临床使用。半个世纪前,就从中提取出青蒿素,成功抑制住了猖獗一时的疟疾。但是并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直到疟疾病毒对奎宁类药物的抗药性增强,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近年来,世界医药界科技人员发现:利用青蒿素生产的系列产品对艾滋病、爱博拉病、登革热、猩红热、血吸虫病、癌症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被多国部队及疟疾多发区的人们称之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神草”[1]。随着黄花蒿的医药和商业价值越来越明显,欧美各国都在加快研究开发步伐。目前世界上青蒿素类药物的原料八成以上来自我国重庆酉阳[5]。这里的黄花蒿蕴藏量达数千吨,且质量极好,叶片中的青蒿素综合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倍,居世界之最。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和越南人工种植黄花蒿,非洲等地虽然也有少量种植,但质量远不如中国。因此,研究黄花蒿的基本生理生化特性,可以为黄花蒿加工和储藏过程提供参考依据。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EC 1.10.3.1)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铜结合酶。早在1895年就被发现,直至1937年才被分离得到[6]。PPO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通过一定方式转运至质体内而成为具酶活性的形式,在植物体内与类囊体膜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严格的质体酶,有活性的多酚氧化酶广泛分布于完整的质体。这点与我们用螺旋藻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多酚氧化酶,却没有测出结果来是一致的。PPO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器官和组织中,一般在幼嫩部分含量较多,而成熟部分含量较少[7]。它在O2的参与下可以催化植物体内的酚类物质氧化为相应的醌,醌再进一步聚合或与蛋白质等作用导致褐色素的生成[8]。但是,植物体内大多数PPO的活性都是潜在的。因为,正常组织内细胞中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呈区域性分布,酚类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含有质体和液泡混合液的环境中,即衰老和受伤的情况[7]。在果实、蔬菜的采收、加工、储藏中,由于PPO的作用导致了果蔬色泽及风味的变化,极大的影响了果蔬原料及产品的感官和营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但同时,醌类物质对病原微生物起着抑制或杀伤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9],PPO还可促进伤口的愈合、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根的形成)以及乙烯的产生等。由于PPO与植物的酶促褐变密切相关,因此,PPO的研究一直比较活跃,其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植物中有经济价值的部分以及与经济价值丧失有关的过程中[10]。仅在少数几种食品产品的生产中,人们利用了PPO的作用,如茶叶、咖啡、可可产品、梅干、黑葡萄干等。而绝大多数是要抑制PPO的作用。国内外对于多酚氧化酶的研究已有不少文献报道[6]~[35],但目前尚未见国内对黄花蒿多酚氧化酶研究的相关报道。本文以新鲜的野生黄花蒿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研究,可以丰富黄花蒿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而促进黄花蒿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和青蒿素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数学美之我见.doc
- 启发性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
- 浅谈柯西不等式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应用.doc
- 浅谈篮板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 中学学籍管理系统.docx
- 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探究.docx
- 中学政治课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docx
- 重点课程C语言网站设计.docx
- 基于BS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管理系统.doc
- 基于web的在线答疑讨论系统.doc
- 2024船舶涂层低阻性能验证与检验指南.docx
- 2024船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指南.pdf
- 《GB 40881-2021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 41022-2021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pdf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docx
- 2024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docx
- 2025CCS船体测厚指南.docx
- 22 太空一日 课件(共29张ppt).pptx
- 《GB 38030.4-2019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第4部分:珠江水系“三线”》(2025版)深度解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