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化疗的临床应用和现状 张伟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肿瘤中心 肿瘤的热疗与化疗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寻找高效、低毒的治疗策略已成为肿瘤治疗学的研究热点。 热疗:利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对热耐受的差异性,通过加热使瘤区温度达到41~43℃,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受抑或死亡的方法。 热疗与其他方法的联合:其安全性、与放化疗有协同互补性,而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之后又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 1.热疗可促进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 肿瘤组织: 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由单层内皮细胞和缺乏弹性外膜组成的毛细血管壁易破裂。 肿瘤细胞: 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稳定性降低、通透性增加。 细胞内: 药物摄取增多、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提高了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 热疗促进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 2. 热疗可增加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 Kakemono及Uran研究 烷化剂、铂类: 细胞毒性随温度升高呈线性增加 肿瘤细胞靶结构与药物结合速度增快 药物细胞毒性增加,肿瘤生长明显延缓。 2. 热疗可增加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续) 一氧化氮(NO):小分子,结构不稳定的自由基分子 ,有细胞毒作用。 实验证明:热化疗提高细胞内NO浓度 可能机制:激活细胞内一氧化氮合成酶,催化形成高浓度的NO。 热疗与化疗结合可产生1+1≥2效应。 热化疗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的试验研究 24h后NO浓度(umol/L) p值 常规培养 45.91±16.12 MMC培养 67.67±15.48 43℃恒温培养 47.03±16.32 43℃MMC培养 92.31±24.30 <0.05 结果:热化疗组NO浓度明显高于前三组。 3.热疗可逆转肿瘤细胞对某些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 多药耐药(MDR)与药物流出泵P170糖蛋白、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1(MRP1) 加温后P170糖蛋白活性减弱,药物向细胞外泵出减少。 抑制瘤细胞谷光苷肽、谷光苷肽过氧化物酶合成,抑制MRP1的过渡表达,进而消除MDR。 抑制肿瘤细胞DNA多聚酶的活性或使其变性,使其介导的DNA损伤修复受阻,而抑制了瘤细胞的MDR。 4.热疗可促进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罗奋研究:温热化疗诱导 中分化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调控基因FAS基因表达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 低分化胃癌细胞MKN45只诱导bcl-2基因表达下调,对FAS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由此致热化疗诱导中分化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强于低分化胃癌细胞。 目前热疗促进药物诱导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诱导热休克蛋白(HSP)及其与wP53、c-myc、bcl-2等基因的相互作用有关。 5.热疗可激发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 诱发机体T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应答增强; 诱导细胞因子的释放:TNF,IL-2,HSP等; 可对抗化疗药物机体免疫抑制作用。 热化疗后免疫功能增强的可能机制 加温后肿瘤细胞膜脂质流动性增加,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层中的抗原决定簇暴露,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增强; 加温可破坏肿瘤细胞分泌的封闭因子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加温可使肿瘤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HSP),HSP-抗原肽复合物可激活特异性T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应答。 6.? 温度与化疗药物 根据化疗药物对温度的反应分为三类: 无温度阈值药物:温度高于37℃时细胞的杀伤效应即有增强,且随温度升高呈线性增长,如烷化剂、顺铂; 有阈温度效应药物:温度高于37℃时细胞毒性无改变,达到41~43℃时才出现协同效应,如阿霉素、博来霉素; 期望温度下无温度效应药物:37~45℃时细胞毒性无变化,如氨甲喋呤。 通常热化疗时至少选一种无温度阈值效应的药物,为防止热耐受,最好加温与药物同时应用。 热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作用 协同增强作用 无阈值:DDP,CTX,IFO,MMC,BLM 43℃有协同作用 ADM 相加作用 VP16,5-FU 铂类 最早发现与热疗有协同作用的药物之一 机理: 热疗促进DNA与铂的结合 使药物到达细胞内的浓度增加 抑制细胞对DNA的修复 有助于克服耐药:增加细胞内药物的浓度。 在41~43℃发挥协同效应较为理想。 卡铂和草酸铂与热疗联合,细胞毒性也有所增加。 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足叶乙甙(VP-16)和替尼铂甙(VM-26) VP-16与热疗同步进行,协同作用不明显; 43℃1小时结束后3~12小时,拓扑异构酶II含量与活性明显增强,此时给予VP-16可发挥显著的协同效果。 VP-16可以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热疗可以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