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魏六朝文学 (十) 闽江学院中文系 王丽芬 第四章 陶渊明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生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 渊明,浔阳柴桑人,曾祖为东晋 初名臣陶侃,祖父陶茂曾任武昌 太守,父早亡,母为东晋名士孟 嘉之女。陶渊明少时在家闲居, 并无出仕意,这段属于他人生中 的第一个阶段,即闲居期。二十 九岁时,因亲老家贫,起为江州 祭酒,不久即归家。后又几度出 仕,到四十一岁时,因其妹去世奔丧而最终辞 职,彻底告别官场,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期, 为出仕期。自此之后,陶渊明长归园田,不再 出仕,以躬耕为业,终老于家,这是他人生中 的第三期,归隐期。 ▽ 闲居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出生到29岁,此间,他生 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居家读书。 陶渊明出身破落的官僚家庭,曾祖陶侃以军 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但因早年孤贫, 曾被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又被视为有纂 位野心的人。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但属于 陶侃儿子中不显的一支,外祖父孟嘉是征西大 将军桓温的长史,为东晋名士。父亲陶逸也曾 做过小官吏,但在陶渊明幼年时就去世了。陶 渊明对于先祖很是敬重,尤其对于曾祖和外祖 父,他称赞曾祖“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 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 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近而可得。”对于外 祖父,他称道是“行不苟合,言不夸矜,未尝有 喜愠之容。好酣饮,愈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 融然远寄,傍若无人。”他们的功绩与为人对陶 渊明是有一定影响的。 由于父亲早逝,家道中落,陶渊明的少年和 青年时期都是在柴桑农村度过的。他自称“少而 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也许他不一定如 同普通农民一样穷苦,但至少是不富裕的。此 间,他潜心学习经籍,“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 经”、“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 然忘食”,本传写他“少怀高趣,博学善属文, 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但他并不是一个纯然遗 忘世情的读书郎,他没有完全忘却“尘事”与“世 情”,他还是有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他曾 说“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些 诗都反映出他当时的有所欲为的心态,说明他 也曾经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 出仕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29岁任州祭酒到他最后 辞去彭泽县令,此间他共四次出仕,担任过五 个官职。 1、任州祭酒——第一次出仕 为了扶济家境,也为了实现自己“大济于苍生” 的猛志,二十九岁时,陶渊明应征为江州祭酒, 不久即“不堪吏职”,解职后,他又被召为州主 簿,他辞而不就。 2、入桓玄幕——第二次出仕 陶渊明三十岁时,他的妻子去世,而国事也 发生变化,桓玄被诏命为江州刺史,又被推为 盟主,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地盘,声威大震, 一时间,许多士人纷纷入其军幕,陶渊明大约 就在此时入桓玄幕任事。两三年后,因其母去 世,陶渊明辞去差事,归家守丧。 3、任镇军、建威参军——第三次出仕 陶渊明有诗题为《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作》,这个镇军将军应该就是后来的宋武帝刘 裕,但是最多不过一年后,陶渊明再度辞职, 之后又担任了建威参军,成为刘敬宣的手下, 随着刘敬宣的离去,陶渊明也结束任职,回到 故里。 4、任彭泽县令——第四次出仕 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他 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明了出任此职的情 况,因家贫,在亲友的劝说和亲戚的引荐下, 他出任了这个职位,但八十多日后,由于妹妹 的去世,他趁机辞去了彭泽县令,结束了一生 的仕宦生涯,返家归田了。 思想个性 ▽ 坚守“固穷”的思想 “固穷”即穷而不移,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也 是一种道德准则。陶渊明在诗歌中提及“固穷” 的有六处,如“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竟 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等等,在陶渊明看来, 像伯夷叔齐、颜回等等的人,都是他崇拜的对 象,他们是不求功名利禄、洁身自好、安贫乐 道的高士,也是他效法的榜样。 “固穷”的坚固思想基石是“道”,也就是儒家 倡导的品德和节操,其实,陶渊明的内心也是 存在激烈斗争的。他虽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 汲于富贵”,但是内心也并没有完全放弃功名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