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现代人物专访 5.1 选择专访对象 为什么写他/她? 个人魅力 一类人的代表 明星或名人 与众不同 …… …… 写我们身边的人,怎样给我们既熟悉又不一样的感觉? 结合新发生的事件; 留心细节,告诉大家别人不知道的人物特征; 深入交心,让读者对于那些大家都熟悉的事件和情景“恍然大悟”。 5.2 选取一个特征:最主要的东西。 写人还是写事? 是面面俱到,还是突出某一个特征? 记录一种生活状态? 呈现某种性格特征? 表达一个主题? 展示一个事件? 5.3 挑出最有代表性的故事、语言、动作。 有没有让观众产生情绪化反应的场面、镜头、引语? 这个人物身上是否有与当前人们谈论的话题相关的信息? 人物故事里是否有悬念?(不可预测的事情;有可能发生的灾难; ……) 细节 A、人物的动作描写:向读者展示,而不是“告诉”读者。 B、人物的外貌描写:那些暗示人物性格的外貌细节,而不仅仅是身高、体重、发型、衣着、眼镜等。 C:人物的语言描写: “年轻的记者会在文章中引用许多原话,大多是用来充当补白。但是等成熟以后做真正意义上的报道时,你会发现只有真正精彩的引语才有用。否则的话,通常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表达。” ——美联社记者海伦·奥尼尔 5.4 写作。 1、文章结构: (围绕挑出的故事)确定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个人——文章布局和小标题确定。 2、文章层次:故事(语言、动作……)+背景 以事件来分 以时间来分 以人物来分 以人物(或事件)的不同层面来分 案例分析:《世界冠军艾冬梅练摊记》 3、不可忽视的人物报道导语 (1)时间要素:时效性VS历史纵深性 案例分析: 这个月底,杨祖佑将和他的夫人一起踏上昆明的土地。近60年的离别,这是他第一次回到他少时生活过的地方。昆明五年,在杨祖佑68年的人生经历中,太短太短,短得几乎没有人会去提及,但他说,他想去看看他曾经上过的幼儿园,曾经读过的小学。没有人知道,在他的心中,昆明意味着什么;今天的人们对于他的瞩目,是第二位当选美国大学校长的华人,是五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领导”,——在对诺贝尔奖向往于久的中国人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神话! 但杨祖佑说:“我们没有把诺贝尔奖作为追求目标,我们只追求卓越。” 乡愁的深沉,成功的淡然,这或许,正是杨祖佑在近七十年的人生中,从中国大陆到台湾、再从台湾到美国,一路世事变迁,一路风霜兼程,一路荣耀倍增,却始终不变的人之本性? (2)读者需求——最普通的也许最能打动人(接近性) 案例分析: 早晨五点,天刚刚亮,瑶瑶还睡着,就被妈妈艾冬梅折腾醒了,瑶瑶哭了几声,爸妈谁也不哄她,都忙着收拾出摊的小衣服、煤气罐和钢精锅,她只好不哭了,趴在床上,看爸妈走来走去收拾东西。 “哎,你看瑶瑶的脸都皴成啥样了,就这几天在摊子上吹的。” “那我有啥法儿?你说,能把她放哪?谁能把咱这祖宗管住?” 艾冬梅抱起瑶瑶,丈夫王启海把装小衣服的大包袱扛在肩膀上,看看屋里,防盗门也不用锁,关上就走。家里实在也没有能让小偷眼馋的东西。 艾冬梅抱着孩子走在前面,一瘸一拐的,左脚不敢着地太重,变形的脚趾堆挤在一起,每走一步,真疼,可是抱着孩子,怎么也得撑着。 这么早,走廊里没有别人,小区院子里也没有人。丈夫把东西都搬上三轮车了,艾冬梅最后把瑶瑶放到三轮车前面坐好,盖两件厚衣服,用粗绳子把瑶瑶绑好,这就算出发了。 (3)对比 案例分析: 他有点像那个著名的,被称为“现代精神旅者”的作家——史铁生。不过史铁生是“在活到了他最狂妄的年纪忽然的失去了双腿”,他却是在还未尝试青春和生命的喜悦,对现实和未来都还在懵懂的时候,就失去了尽情奔跑的权利。他是……。 当我见第一次到他时,他正在台上歌唱,面对着台下所有四肢健全的观众,他被拐杖支撑的身躯却挺得比任何人都要直。 4、 寻找报道的突破口 选取那些一般人不会谈起或注目的内容 并不是所有采访信息都会写进文章 敏感而尖刻的话题并不一定放在最后 体会别人的难处 5.5 什么是一篇优秀的人物报道? 见人见事——听得到声音,看得到行动。 记者与采访对象达到心灵的碰撞,受众感受到这种碰撞。 真正发掘出采访对象内心深处的苦与乐。 讲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故事。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