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三峡水库蓄水后涪陵段鱼类资源跟踪调查 【作者】蔡燕丽 【关键词】三峡水库??长江涪陵段??鱼类资源 【指导老师】方 平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1引言长江是我国淡水鱼类资源最丰富的水域之一。根据长江水系鱼类资源调查协作组[1]1990年调查,长江水系现有鱼类370种,隶属于17目52科178属。其中鲤科鱼类164种,占长江水系鱼类总数的46.51%;鳅科30种,占8.02%;鮠科25种,占6.68%;鰕虎鱼科20种,占5.34%;平鳍鳅科16种,占4.27%;其他47科115种,占总数的30.47%。常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鲶等,还有一些重要经济鱼类,如铜鱼、长吻鮠、大口鲶、中华倒剌鲃、岩原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更是长江鲟科鱼类的代表。长江上游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共分布有鱼类261种,隶属于9目22科112属,以鲤科鱼类种数最多,计146种[2~3]。上游鱼类区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分布局限于长江上游水域的特有种类数量很多,计有112种[2]。这些特有鱼类,不但丰富了上游水生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在现代的生物地理和系统发育学、鱼类学和动物分类学、行为学等学科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有一些种类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三峡大坝的修建造成长江的水量、流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改变了鱼类的栖息环境并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分布格局和稳定性,也可能导致渔获物的情况发生相应的改变。特别是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库区流速减缓,泥沙、饵料量发生改变,这种条件适合于喜缓流水或静水生活的鱼类而不利于喜急流水生活的鱼类生存,如影响较大的中华倒刺鲃、长吻鮠、圆口铜鱼、铜鱼、白甲鱼、吻鮈等喜急流环境的鱼类等其种群数量减少或消失,同时还切断了具有洄游习性鱼类的洄游通道,因此一些鱼类的产卵场所发生了迁移甚至消失;而静缓流环境有利于喜缓、静水生活的鱼类生长繁殖,鳊、鲤、鲫等可能成为优势种类,从而改变了长江鱼类的组成。国内针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鱼类资源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曾对四川地区渔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4]。20世纪80年代,长江水产研究所曾做过该区渔业资源开发规划的研究[5]。1986?年进行的长江鱼类资源和栖息地大型野外调查认为,?重庆至三斗坪江段分布有11?个四大家鱼产卵场,?产卵量约占全江的29.6%?[6~8]。1993年姜礼燔阐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对渔业环境影响[9]。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等根据l994~2001年的监测结果,结合历史资料对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10]。段辛斌、陈大庆、李志华[11]于2003~2006?年对长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水库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现有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减少;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地理分布的范围变化不大,但是产卵规模严重缩小;长江中游四大家鱼鱼苗比例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吴强,段辛斌,徐树英,等[12]在2005~2006年对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3次流动调查,其中包括在涪陵设点调查。监测到鱼类108种;鲢、南方鲶、鲤、黄颡鱼类、铜鱼、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圆筒吻鮈、长吻鮠、草鱼、鲴类为三峡库区渔获物主要种类;不同江段的渔获物组成存在差异,渔获物中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自1996年起每年对三峡建库前后的库区及长江上游到河口地区的生态与环境进行全面的跟踪监测,其中包括对三峡库区、坝下、洞庭湖、鄱阳湖渔获物的种类、数量进行研究[13]。国外还没有相关方面的研究。涪陵区位于重庆市腹心地带,地处黄金水道长江和乌江之滨,是三峡库区受淹没影响的城市之一。三峡水库蓄水前,对于长江、乌江涪陵市段鱼类资源变化情况只有潘光乾,刘顺科[14]在1985年进行过调查。三峡水库蓄水后,?涪陵段水文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包括水位上升,水面扩大,水体加深,流速减缓;在三峡水库按156 m方案运行时期,涪陵河段处于水库回水变动区。本课题通过实地跟踪调查走访以及结合历史调查资料,总结三峡工程蓄水完工后涪陵段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对今后该江段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其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讨论三峡工程对鱼类资源产生影响的因素,提出保护鱼类资源的建议。2三峡库区概况三峡水库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下距葛洲坝水利工程38公里。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受水库影响的长江干流段长574公里,加上香溪、小江、乌江等50余条一级支流,三峡水库库岸总长达5300公里[15]。三峡水库水面大部分位于高山深谷之中,段面狭窄,平均宽度1.1 km。库区河床地貌起伏大,水流缓急交错,平均水深约70 m。水库年交换11.5次,三峡大坝建坝前后年内平均径流变化不大。在径流量相同的条件下,水库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