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文学课件.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三编  参考书目 1、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3、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4、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绪 论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风尚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 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 建 吴                    隋 安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                      ↓   (196)………(约400年)……………………(589)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 建安文学 正始文学 西晋太康文学 东晋文学 南朝文学 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战乱和分裂。乱世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典型特征。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2、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繁,统治集团中为了争夺权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形成了文学的悲观与放达的感情基调。 文人的命运: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融、杨修、祢衡、嵇康、陆机、陆云、谢灵运、鲍照等。有些死于西晋的战乱之中,如刘琨、王浚等 高平陵事变:曹爽、何晏 (二)文人的风尚 1、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 2、药与酒: 五石散:基本成分为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一种治疗伤寒的药,是东汉著名的内科大夫 张仲景先生研制,对治疗伤寒确实有一定的效用。 服散后,要“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只有一样是 要例外的,那就是饮酒要温。此类举动称之为散发和行散等。只不过倘若药 性散发不出来,又必须再服其他药来引发,药性如显现则称之为石发。 《太平广记》卷二四七引侯白《启 颜录》载:后魏孝文帝时,诸王及贵臣多服石药,皆称石发。乃有热者,非富贵 者,亦云服石发热,时人多嫌其诈作富贵体。有一人于市门前卧,宛转称热,要人 竞看,同伴怪之,报曰:我石发。同伴人曰:君何时服石,今得石发?曰: 我昨市米中有石,食之今发。众人大笑。自后少有人称患石发者。 五石散中含有硫化物等毒性成分在内,食后极易性格暴躁。魏晋名士们或暴躁或口发狂言的狂傲风范,是与服药有一定关系的,并 非全都纯出自然。 由于在服药之后除行散以外,尚要饮以温酒来借酒力发散药性,于是魏晋名士大多 好酒。 饮酒:阮籍、阮咸、刘伶 阮籍: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晋书.阮籍列传》 刘伶:“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cheng酒醉了神志不清)。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明朝冯梦龙《古今笑》中说他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 为裤(kun)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药与酒为酵母引发出来的文学创作主题: 1、生死主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 2、游仙主题 3、隐逸主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鲁迅在他的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经过三百年才实现。 (一)文学自觉的标志 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二)文学批评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论著的出现 1、(魏)曹丕《典论·论文》现存第一篇文

文档评论(0)

一天一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