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白居易讽谕诗中的用典.docVIP

【毕业论文】论白居易讽谕诗中的用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论白居易讽谕诗中的用典 【作者】游雪花 【关键词】?白居易??讽谕诗??典故 【指导老师】李朝军 【专业】中文 【正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语言是精炼的,诗人总是希望能用最少的字句表达最丰富的思想情感,用典就是精炼语言的手段之一。但是典故运用不当,诗意的表达就晦涩难懂,白居易的诗歌历来就以通俗易懂而闻名,在他的诗歌中同样存在许多的用典,那么白居易到底是怎样运用典故的呢?下面就以白居易的讽谕诗为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典故 在深入探讨白居易诗歌中的用典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什么是典故、中国诗歌用典的历史、典故的特点等问题。 典故,即典籍掌故也。涉猎文章,举凡史实故事,辞语诗句,征引有据,来历可检者,皆谓之典故也。 用典,亦称用事,旨在“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屈原《离骚》“乱”辞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以彭咸二字代指史事,可谓用典之滥觞也。至若汉代大赋引“铺采螭文”之流,六朝骈文以博征广引为尚;韩文杜诗下笔“无一字无来处”,东坡、稼轩驱使庄、骚、经、史入于词[1]。风靡历代,浸以成俗。从《文心雕龙?才略》:“自卿(司马相如)、渊(王褒)以前,多俊才而不课学;雄(扬雄)、向(刘向)以后,颇引书以助文”中,从《岁寒堂诗话》卷上“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延年),而极于杜子美(甫)”[2]里,我们又可以看到我们用典有多么悠久的历史。 典故往往是一个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沉淀了古人的智慧、品格、理想、价值取向和生活经验等的词或短语。因此,典故运用的不当,就会使诗意晦涩难懂,从钟嵘的《诗品序》中就可以知道用典在六朝时就已经成为诗人创作的一种习惯,但在当时也已经存在许多弊端并一直延续了下来,阻碍了诗意的表达,然而如若在诗歌中能准确的运用典故,能取得言简意赅、含蓄、冼炼、微婉和联想翩翩等效果。 正是由于这样,历朝历代的诗人就都很喜欢在他们的诗歌中使用典故,比较出名的有:李商隐的“獭祭鱼”、西昆体的“谜子”、黄庭坚的“穿穴异闻”自不必说,就连自称“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的杨万里也不时在他滑脱轻快的诗里暗暗地塞上两个典故,清人宋长白就揭发过他《越王台》诗暗用了李贺“一泓海水杯中泻”,查慎行也抓住了他的《腊梅》诗中“他杨”来自《汉书、扬雄传》的把柄[3]……作为诗歌的鼎盛期的唐代对典故的运用更是数不计数了,如被人们称为“诗仙”的李白、“诗圣”的杜甫在他们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李商隐就更不用说了,连以通俗易懂而闻名的白居易的诗歌中也同样存在着许多用典。 二、白居易及其讽谕诗 白居易(72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人称白傅,后徙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他于唐代宗李豫大历七年(772)年,出生在新郑(今属河南)的一个小官僚家庭。祖父白鍠?,以文名于当世;父亲白季庚,曾做过州县小吏。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六年(800)初,二十九岁的白居易,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从此走上仕途。开始担任了翰林学士、左拾遗。元和十年(815)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最后以刑部尚书致仕。白居易早年有宏大的抱负,但在他一次又一次的看清黑暗的官场现实后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而也改变了他早年的人生态度,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为一个诗人他始终没有放弃诗歌创作,并把他的一些抱负寄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旧唐书?白居易传》有云“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自是宦情衰落,无意于出处,唯以逍遥自得,吟咏情性为事”。正是由于白居易始终没有放弃诗歌创作,所以白居易是唐代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人,大量的优秀作品也使其成为继李白杜甫之后最伟大的诗人。白居易的诗歌是以通俗易懂而闻名的,这可以从他去世后当时的宣宗皇帝作的一首诗中看出: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叫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能解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4] 其中的“童子能解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一句尤为生动地表现了白居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诗风,这是他的诗歌受到各阶层人士欢迎的主要原因,其诗老妪乐听,歌女爱唱,孩童好学,使他的诗歌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出现了竟相歌咏、竟相效仿的活跃局面。千载以来,他的诗歌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诗人。 白居易留给后世的诗有两千八百多首,对于自己的创作成果,他是十分珍惜的,生前曾多次整理编撰自己的诗集,曾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其《与元九书》说:“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