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穆旦晚年诗歌片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穆旦晚年诗歌片论 【作者】胡兰 【关键词】?穆旦????晚年诗歌????主题?????自然意象 【指导老师】秦敬 【专业】中文 【正文】 一?引言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1918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1929年入天津南开中学,中学时代的他,斯斯文文,体态瘦长,外表脆弱,但目光中透着坚韧,此时他已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7年随学校南迁至昆明,大学期间,穆旦开始全面系统地接触了英国现实主义的诗歌,他的诗作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开始走向成熟。1940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此时,他已是有名的青年诗人。1942年是穆旦生活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参加了杜聿明将军率领的远征军。印缅战争中,他从事自杀性的殿后战,日寇穷追,他的马倒毙了,传令兵死了。不知过了多少天,在热带毒雨里,脚肿了,蚂蝗、巨大的蚊子、饥饿整整围绕了他八天,最终他活下来了。1945年,他在沈阳创办《新报》,当时他是军队中的中校,仍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并有诗集出版。1948年,他到美国留学,于1950年获芝加哥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50年代,他参加远征军的历史受到追查,于1958年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从此被逐出课堂,强迫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这位才华横溢的一代诗人被迫每日从事整理图书、抄录索引以至打扫厕所之类的繁重体力劳动,一直到1962年才解除管制。这期间,他的诗作几乎销声匿迹。然而,在人们已经有意无意地将穆旦淡忘的时候,他的译作出现了,《欧根?奥涅金》、《荒原》、《唐璜》将他推向译作的高峰。文革期间,穆旦再一次受到严重而激烈的批判,1970年被送到天津南郊大苏庄插队,直到1978年,他的案子才予平反,1981年正式宣布恢复他的副教授职称。然而所有这些幸运穆旦本人却全然不知,1977年,年仅59岁的穆旦由于车祸腿伤而引发心脏病突发,带着他的痛苦与无奈、悲凉与孤独永远地离开了带给他激情和折磨的社会。穆旦的著作主要有诗集《探险集》、《穆旦诗集》、《旗》等,译作《欧根?奥涅金》、《普希金抒情集》、《唐璜》、《雪莱抒情诗选》等。穆旦是具有浓厚的现代意识与时代色彩的“九叶诗派”的最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的诗作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的力量,具有坚忍不拔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他以对现代人的处境和命运的深入揭示而成为当代中国最具现代性的诗人之一。本文拟将穆旦早年诗歌的艺术特征作一简要分析,以之为参照,着重对穆旦晚年(也即1975年以后)的诗歌在主题的挖掘、自然意象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早期诗歌的艺术特征 ????作为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穆旦早年的诗歌在独具特色地实现“戏剧化”主张、“思想知觉化”的意象使用、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重视诗意的彻底背叛上,彰显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一)戏剧张力的构造 在新诗现代性探索方面,40年代的九叶诗人们做出了一系列的尝试,比如间接性﹑客观性呈现﹑感性与知性的结合﹑戏剧性表达等。这些诗歌手法也在穆旦诗中得到大量应用。相对于辛笛﹑郑敏诗中浑然凝重的意象之类,相对于杜运燮,袁可嘉诗中随处可见的俏皮和反讽,穆旦诗中的个人风格十分显著,构成了一种迥异于他人的“张力之美”。他从对“丰富和丰富的痛苦”以及“自我分裂”的深刻洞察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诗艺,即:总是在悖论,反差与不同因素的对撞中构架自己的诗行。郑敏在分析穆旦诗歌时指出了这一点,认为他的诗“总是围绕着一个或数个矛盾来展开的”。①这种诗艺在有效表达其主旨的同时,也充分实现了九叶诗派的“新诗戏剧化”主张,按照袁可嘉的说法,就是“诗即是不同张力得到和谐后所最终呈现的模式”。② 穆旦的诗歌在体式上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抒情短诗,诗意凝练紧凑,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思辨;一类则是戏剧体长诗。在这类诗歌中,“张力之美”得到了最为有效的表现。如《从空虚到充实》中,诗人的自我分裂成为“我的一些可怜的化身”,每一个化身都有着独立的主体意识。或者自言自语,或者与他者相互交谈、相互辩驳,“你”,“我”,“他”,几种人称交替运用。《防空洞的抒情》、《神魔之争》等诗作结构则较为复杂,使用多重人称,不断转换叙述角度,将内心自省、场景叙述、他人话语交织混合于一处,形成多声部的效果,表现出错综复杂的戏剧性张力。《防空洞里的抒情诗》就在“我”与“他”的对话中展开,日常生活的琐碎话题不断干扰着诗歌的主题,但正是在战火与闲话的对照中,还原出历史冲击下是生命个体的真实的心态。另一中“张力”模式在穆旦诗中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经验、词语和诗境的陌生化并置。最典型的是《五月》一诗: ????五月里来菜花香 ????布谷流连催人忙 ????万物滋长天明媚 ????浪子远游思家乡 在这样一段仿古歌谣之后却突然改变了诗体和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