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复方龙蛇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龙蛇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50例患者应用复方龙蛇散随证辨治。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对主诉肢体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进行记录,治疗40天后做疗效评定。结果 症状明显改善,且无任何副作用。结论 复方龙蛇散为纯中药制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 复方龙蛇散;类风湿关节炎;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具有关节病变的慢性全身性疾患。其症以关节滑膜、软骨及其他关节周围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而致关节萎缩、僵硬、变形为临床特征。笔者自2006年以来,从事本病的临床研究已有多年,以复方龙蛇散为基本方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应用复方龙蛇散的50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1例,女29例;18~25岁者12例,26~35岁者10例,36~45岁者13例,46岁以上者15例。在病史中,曾有受寒湿史者33例,与妊娠、分娩有关者6例,查不到诱因者4例。病程在2年以内者23例,2~5年者19例,5年以上者8例。 1.2 诊断依据 (1)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特别是对称性小关节。后期有关节僵硬,变形,特别是近侧指间关节成梭形。 (2)发作期验血,血沉20mm/h;抗“o”大于500u;类风湿因子呈阳性。 1.3 治疗方法 50例中,住院治疗18例,门诊治疗32例。全部以龙蛇散加味治疗为主。 龙蛇散(地龙,白花蛇)沿用已久,其处方:白花蛇50g(或一盘),地龙50g,并在此基础上酌加土鳖、蜈蚣、僵蚕、寻骨风等复方组合治疗。研末等分4包,日服1包,重症早晚各1包。根据辨证,随证加药。属热者加生石膏30g,知母15g;属寒甚者加桂枝30g,白芷15g,细辛5g;属血挟痰瘀者加丹参20g,姜黄15g;痛甚者加制乳没各10g,伸筋草15g;湿重者加苍术、薏仁各15g,川萆?30g。煎汤兑药末冲服。 2 治疗效果 50例中,经过治疗基本控制(早期患者,关节疼痛消失,功能恢复,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对于晚期患者,关节畸形,功能障碍,要求不完全恢复)30例;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化验检查明显好转,或接近正常)9例;有效(疼痛及其他症状大部缓解)5例;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6例,总有效率为88%。有效病例,一般服药5剂后,症状即可减轻。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7岁,南昌县人。2003年小产后洗冷水致感冒后渐发。开始时疲倦、纳呆、盗汗,继而指关节疼痛、红肿,后移至腕、肘关节,波及踝、膝关节,曾于本省某医院治疗,为控制病情后来我所。检见:指、掌、腕、肘、踝、膝关节红肿痛热,并呈对称性,左侧更甚。关节周围皮肤,肌肉出现萎缩,近似梭形。行动困难,形容消瘦。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7×1012/l,血红蛋白70g/l。血沉25mm/h。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期)。治疗经过:于11月2日开始服复方“龙蛇散”,每日2次,每次1包。20天后,疼痛显著改善,关节增厚组织开始吸收,鼓励其进行日常活动,如缝袜底等以活动手指,坚持走路活动下肢。又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关节症状消失,增厚组织吸收,萎缩皮肤、肌肉基本恢复。复方龙蛇散减半,巩固疗效2个疗程,治疗过程未用其他药。40天后检查,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100g/l。4个月后随访,患者已参加劳动。4 体会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在中医古籍中有不少类似记载。《素问?气穴论》谓:“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说:“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又说:“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明医指掌》也谓:“风湿痹,脚膝肿痛,行步艰难,腰、膝、臂、髀大骨痛……手足流注疼痛,麻木不仁,难以屈伸”。 《医学心悟》也有患痹日久,脚足枯细,膝头肿大。名曰鹤膝风的记述。可见类风湿性关节炎,当属中医“痹症”、“风湿”、“历节病”、“鹤膝风”等的范畴。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虽提出了很多说法,诸如:感染说、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说,也有人认为与内分泌及遗传因素有关等等,但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中医认为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机体,阻碍筋络是主要病因病机。《素问?气穴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明医指掌》也说:“风寒湿邪相杂至,袭人经络因成痹”。由于风、寒、湿邪侵袭机体,留滞经脉,凝聚不散,不仅阻遏气血之流通,使机体筋脉失去气血之温濡,还可耗精损气内累脏腑。如果肝、肾受累,便会影响肾主骨、肝主筋的功能异常,日久筋骨失养,渐至筋挛骨痛,甚而萎缩变形。因此,本病的最终结局,多属邪实正虚。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寒冷、潮湿、营养不良、外伤、精神创伤等,尤其是前两者常为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