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临床观察.doc
【关键词】? 滋水清肝饮;大黄虫丸;慢性乙肝 笔者采用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我院门诊留观病例,患者年龄28~65岁,所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修订的慢性乙肝诊断标准。治疗指征为:hbeag阳性,hbv dna阳性,alt正常或升高。排除其他肝炎病毒感染、hiv、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及正在处于西医治疗阶段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1~55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8年。 1.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生地黄25g,山药15g,山茱萸12g,牡丹皮9g,泽泻12g,茯苓15g,柴胡6g,当归6g,白芍12g,山栀子12g,大枣4枚。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大黄虫丸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苦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15~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口服1次3g,每天2次,两药同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3~6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服药6个月后复查hbsag消失,hbv dna阴性;其他肝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为显效;服药6个月后复查hbv dna阴性,肝功能复查alt、ast降低50%以上,其他肝功能项目接近正常为好转;服药6个月后,hbeag阳性,hbv dna阳性, 肝功能复查alt、ast降低不多或没有降低反上升者,其他肝功能项目无改善为无效。 2.2 治疗结果 显效25例,占83.33%,有效4例,占13.33%,无效1例,占3.33%。总有效率96.67%。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40岁。1993年秋出现肝区隐痛不适,食欲减退,疲乏消瘦。1995年来我院查hbeag阳性, hbeag 阳性, hbv dna 和hbeag 阳性,抗-hbe 阴性,alt 157u/l、ast 318u/l、血清总胆红素34.81μmol/l。脉大数有涩象,面晦暗,舌边尖红有瘀斑,目黄、胁痛。予以前方服用3个月后肝功降至正常,抗-hbe阳性,自觉胁痛消失,面华神旺,恶心呕吐消失,纳佳食增,乏力改善,持续服药6个月后hbsag消失,hbv dna阴性;其他肝功能指标均正常。随访3年,每6个月复查无复发,肝功无进行性损害。 4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对于中西医都属于难治性疾病,病程久、疗程长、治愈率不高。慢性乙肝在中医中属“郁证”、“胁痛”范畴。其病因中医多指为“湿热”、“湿邪”或“疫毒”等,病机大多以“湿热蕴于肝胆”立论。其病位在肝,责于脾、胃、肾,虽然多数由湿热为患,但日久失治可以有多种转归,或肝肾阴虚,或脾虚肝乘,或阴损及阳,或气阴两虚。中医认为慢性乙肝是由于湿热疫毒内侵,留滞不去,正虚不能抗邪,正虚主要指脾肾气虚,脾虚不运湿,肾虚不化湿,而至浊湿不降,清阳不升,湿热内蕴肝胆;邪留主要是指湿热疫毒久稽不除,伏结肝脏,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伤阳气,致病往往日久纠缠难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总之,正邪相争(脾肾气虚,湿热疫毒),贯穿其整个过程。当求其本以治,不可概用轻利湿热之剂。滋水清肝饮出自清朝高鼓峰《医宗已任篇》,为六味地黄汤与逍遥散组成的一个复方,方用六味滋水,逍遥调肝,吕留良即以为滋水清肝饮一方“真从来所未及”。大黄虫丸,系汉代著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之名方,方中先用大黄、虫、水蛭、虻虫、蛴螬等蠕动吸血之物,佐以干漆、生地、桃仁、杏仁行去其血,略兼甘草、芍药以缓中补虚,黄芩开通瘀热,酒服以行药势,待干血行尽,然后纯行缓中补虚之功,正如《金匮心典》中所说:“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近两千年的临床实践表明:该方对于瘀血停滞、积聚坚块、阴虚有热或虚中挟实等症均有显著疗效,并广泛用于临床各科。 笔者用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既用养血柔肝、滋阴补肾法,又兼以破坚通络、缓中补虚,全方扶正祛邪并用,扶正不呆滞,祛邪不伤正,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