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浅谈早产儿的护理要把好“四关”.docVIP

医学论文:浅谈早产儿的护理要把好“四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浅谈早产儿的护理要把好“四关”.doc

浅谈【关键词】? 早产儿 ??? 早产儿指胎龄大于28周未满37周,出生体重<2 500 g,身长不足45 cm的活产新生儿[1]。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在临床护理中,如何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本科于2006-01~2007-06,共收治早产儿123例,使患儿安全渡过了体温、呼吸、消化、感染“四关”。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 病例选自2006-01~2007-06住院早产儿123例,男81例,女42例,体重最低680 g,平均体重1 950 g;胎龄最小24周,平均胎龄33周;住院天数最少15 d,平均住院天数28 d;阿氏评分平均1分钟6分;体温最低35.2 ,平均36.2 。除9例因愈后极差家长放弃治疗外,均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维持体温稳定?   早产儿的室温在24~26 ,晨间护理时室温应为27~28 ,相对湿度在55 %~65 %。维持患儿体温的适中温度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体重<2 000 g者85例,尽早放入保温箱中保暖,并根据体重、日龄选择适中温度使患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体重≥2 000 g者38例,在箱外保暖,以降低氧耗量和散热量。病情较重者,体温<35.5 者10例,在远红外线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抢救,床温控制在32~35 ,并将塑料保鲜膜罩在辐射床上,以减少对流散热和水分的丢失。每2 h监测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随时调节箱温及床温。床温传感器探头暴露在适当位置,避免遮盖及掉在地上,以免床温失控,造成患儿烤伤及脱水。  2.2? 维持有效呼吸  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深度,注意有无呼吸暂停,本组中7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42例需要吸氧。一旦发生呼吸暂停,立即给予适当刺激恢复正常呼吸,如弹足底、托背呼吸、放置水中床垫等方法。无效时则用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常很快好转,也可用氨茶碱静脉滴注,兴奋呼吸中枢。根据缺氧和呼吸困难程度选择不同的给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29例、面罩吸氧2例、头涵吸氧5例、呼吸机治疗6例,给予血氧饱合度和血气分析监测,低流量间断吸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 %~95 %,即氧分压在8~13.3 kpa。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以防发生氧疗并发症,如晶体后纤维增生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置软垫避免颈部背屈。另外也可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对于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早产儿,由于机体存在自动调节功能,缺氧状态下,血液优先供应重要组织脏器,胃肠道系统相对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功能受到影响。俯卧位使肺部的气血比例趋于合理,pao2增加[2],而且取俯卧位可防止胃食管反流物的吸入,安全性高。  2.3? 合理喂养?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于早产儿目前主张早期微量喂养,以利于刺激胃肠蠕动和胃肠激素分泌,减轻黄疸症状或缩短其持续时间,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低血糖等合并症的发生。早产儿以配方乳为宜,哺乳量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及耐受力而定,原则上以不发生胃滞留及呕吐为宜。经口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本组58例不能耐受经口喂养,而采用其它的喂养方式:间歇胃管喂养30例,以经口插入较好,特别是对那些有呼吸困难但未进行气管插管的患儿,体重>1 250 g的患儿多能耐受。持续胃管喂养(泵奶)15例,应用于体重<1 250 g不能耐受间歇喂养,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并伴有胃排出延迟的患儿。经幽门喂养(经十二指肠鼻饲喂养)13例,适用于有吸入危险、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的患儿。对于吸吮、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在进行胃管喂养的同时,采取非营养性吸吮,能促进吸吮反射的成熟,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的时间,减少食物在肠道排泄的时间,使体重增长较快[3]。对有腹胀、胃滞留、呕吐者,采取禁食、胃肠减压。腹胀明显者应用腹部按摩护理,能够使胃肠激素水平增高[4],有助于肠蠕动,使奶量增加,从而改善早产儿对喂养的耐受,日排便次数及排便量也明显增加,缩短胎便排净天数,从而减缓腹胀。因此应准确记录每日排便次数及排便量。早产儿组织器官发育欠成熟,在进行洗胃、下胃管等操作要认真细致,动作小心轻柔。称体重1次/d,并准确记录,偏差>25~30 g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次鼻饲前抽吸胃内容物,如残留奶量大于前次胃奶量的1/3以上者则减量或暂停1次;如持续有较大量残留奶则可改用经十二指肠鼻饲喂养,仍有困难者,可禁食,改用全静脉或部分静脉高营养液以维持体内热能、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改善和促进疾病的恢复。对于完全静脉高营养的患儿,用推注泵24 h液量匀速输入,避免速度过快。鼻饲时注入速度要慢,1~3 ml/min,以防止速度过快,造成急性胃扩张而发生呕吐。鼻饲管应每周更换2次,胃管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好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