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_《中医内科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聚_《中医内科学》课件.ppt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积聚的证候特征。 2、了解积聚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及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的关系。 3、熟悉积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掌握积聚的治疗原则及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5、了解积聚的转归及预后。 【概说】 (二)症状特点 1、共同特征:腹内结块,或胀或痛 2、积证特征:结块固定,痛有定处;病程较长,病情较重;伴食少,倦怠乏力,形体日渐消瘦。 3、聚证特征:腹中气聚,聚散无常,攻窜作痛,痛无定处;病程较短,病情相对较轻。 【概说】 (三)源流 1、《内经》 (1)“积聚”病名,首次见于《灵枢·五变》 “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概说】 (2)病因为寒邪外中与内伤忧怒,病机关键在于气机逆乱,凝血蕴裹,津液涩渗,著而不去。并强调体质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灵枢·五变》:“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人群易罹患此疾。 【概说】 (3)提出攻法及攻不伤正的治疗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概说】 2、《难经》与《金匮要略》提出积与聚的区别 《难经·五十五难》“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并提出五脏皆可成积。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 【概说】 3、《诸病源候论》专论积聚病,并提出虚劳积聚 “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走,乃成积聚”。 “虚劳之人,阴阳伤损,血气凝涩,不能宣通经络,故积聚于内也”。 4、《丹溪心法》责之于痰浊、食积、血瘀三种 如“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 【概说】 5、治疗上 《景岳全书·积聚论治》提出“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法,各类方剂56首。 《证治准绳》提出“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 李中梓《医宗必读》将攻补两大法则有机应用于该病初、中、末期。 清代如《类证治裁》、《医碥》、《医宗金鉴》均对积聚治疗有不断创新。 【概说】 (四)范围 西医中的肝脾肿大、腹腔肿瘤、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等疾病出现类似积聚证候为主时可按本篇论治。 【病因病机】 1.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济生方》:“忧思喜怒之人,人之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留结而为五积”。 肝脾气机不舒—气滞血瘀 气病---聚证; 血病—积证 【病因病机】 2、酒食内伤,酿生痰浊 饮酒过度---湿热内蕴 膏粮厚味---湿热内蕴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 湿热内蕴---痰浊内生---气血瘀滞---气血痰相互博结—积证 或食气交阻—气机不畅—聚证 【病因病机】 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 寒、湿、热 长时间作用于人体 邪毒 侵袭人体留着不去 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气滞血瘀痰凝 ----形成积聚 《诸病源候论 》:“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病因病机】 4、它病转归,日久成积 黄疸—湿邪留恋—阻滞气血 久疟—湿痰凝聚—脉络痹阻 血吸虫—虫阻脉道—肝脾气血不 畅—脉络瘀阻 日久不愈—积证 【病因病机】 概括: 病因:内因:正气亏虚 、脏腑失和 积聚的形成与演变均与之有关。 部位:腹部 脏腑:肝脾胃肠 病理:气滞、血瘀、痰结 聚证:气滞 积证:三者均有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积证 (1)腹部扪及包块(大小、软硬不一) (2)局部可有疼痛(胀痛或刺痛) (3)兼腹胀、倦怠乏力、纳差、消瘦 (4)B超、CT、内窥镜有助诊断。 原 发 性 肝 癌 --巨块型 原 发 性 肝 癌 肝硬化--合并肝癌 【诊断】 2、聚证 (1)腹中气聚,攻窜作痛,时作时止 (2)发作时局部气聚胀满,一般扪不到包块或扪及包块,但可消散 (3)缓解时气聚胀满消失,可如常人 (4)X线、钡剂造影有助诊断。 【诊断】 (二)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痞满、鼓胀等相鉴别。 1、痞满:自觉脘腹痞塞胀满,无包块固定,无气聚胀满 【诊断】 2、与鼓胀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积与聚 聚证:触之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程较短 积证:触之有

文档评论(0)

co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