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义先生口述《数来宝的传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来宝”作为流行全国的曲艺形式,因其唱词通俗易懂,即编即演,合辙压韵,诙谐有趣,深受人们喜欢。但“数来宝”一词怎么来的,恐怕没人说得上来?据我师父高凤山讲,它源于一位叫李大龙的官员。 南宋时期,宋徽宗昏庸无能,贪图酒色,丞相秦桧独揽大权,把持朝政,对百姓层层欺压盘剥。众人敢怒而不敢言。民间就真没有敢说话的了吗?杭州有一个叫韩冷的书生,他的父亲是当地最大的茶商,他自幼聪敏好学,力图报效国家。眼见奸臣当道,鱼肉人民,恨之入骨。韩冷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柳实,一个叫尚卫,都是穷书生。三人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写一种白话的诗骂秦桧,以出心头的恶气。朝廷里有个叫李大龙的官员,按现在的说法这人是朝廷的信息员,当时称为“速来报”,上传民情民意,下达政法政令,深感实受官场黑暗与百姓疾苦。因他和韩冷是至交,很多朝廷的内幕也说给他听。于是韩冷便把这些编成诗,揭露鞭挞秦桧的倒行逆施,这一传十,十传百,流布各大州县,也传到了秦桧的耳朵里。秦桧将李大龙投进监狱,严刑逼供。韩、柳、尚得到消息,连夜跑到东北去了。李大龙不肯出卖朋友,最后惨死狱中。韩冷等三人在东北继续传唱这种白话诗。为了纪念李大龙,他们供上李大龙的牌位,朝南面磕头祭拜。又因李大龙的官职是“速来报”,就把这种演唱形式取名为“数来宝”,世代传颂李大龙的功德。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数来宝也不例外。高凤山先生临终前还口称范丹老祖。范丹何许人也?他是陈蔡地区有名的富户,但此人性格古怪,未成过家,也没有后人。后来他干脆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施舍给别人,自己住到庙里去了,平时邀约几个朋友到街上数唱顺口溜,以娱性情。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陈蔡绝粮,幸得范丹五辆大车相赠得以渡过难关。二人相约 :日后以三个铜碗为记,一边数诗一边敲碗,挨家挨户向门上挂着招牌字号的商户(有文字的地方就是孔圣人的后代)讨回人情。数来宝中有句唱词“只要你开张有字号,傻子我就要得着” 就是说的这个。唱数来宝的有十三个门户,即是范丹的朋友(也是徒弟),北方为丁、郭、范、高、齐,南方为桃、柳、杏、花、春,再加上后来的韩冷“韩三门”。 我曾在高先生那见过一个挂着蓝穗的不知是花梨还是紫檀木的鞭杆儿,大约有二十厘米左右。听师父说,此鞭最早是挂黄穗,从明朱洪武那传下来的,往后传是绣红穗,再往后就是蓝穗,可惜从高先生以后就没再传下去了。关于鞭子倒有段来历。元末,顺帝无道,义军蜂起。丞相脱脱设计大摆武科场,在棋盘街埋下地雷火炮,导火线就在前门东边的打磨场附过的一座小土地庙旁,欲置天下英雄于死地。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常遇春赶考来晚了,走到打磨场时,马渴了,正巧附近有一个水井,常遇春拿枪往地下一扎,扎到了信子,马闻到浓烈的硫磺味,受了惊,撒了泡尿将导火索浸湿了。地雷没有爆炸,这时城里大乱,各路义军反王和元兵交上了手,义军边打边退,跑到彰仪门(现广安门附近),元兵又准备放闸关城门,常遇春赶到用大枪托住千斤闸放走了朱元璋等天下的反王。朱元璋逃过一劫,跑到良乡,路上雷雨交加,又渴又饿,加上受了风寒,晕倒在一间破庙里。庙里有两个乞丐,一个姓邹,一个姓李,二人正在用破瓦罐煮汤,见来人七孔朝天,异于常人,连忙七手八脚将他扶至香案上,灌下汤水。朱元璋苏醒后,与邹、李二人结拜为兄弟,并许诺倘若日后得势,将给二人封官。几十年后,朱元璋果然得了天下,邹、李二人闻听风尘仆仆来到京城找朱元璋。朱元璋见二人,想起当年土地庙的惨景,若不是他们救命,哪会有今天的荣华富贵。“你们想要什么?” “我们还想继续要饭,这次来看看兄弟就行。”朱元璋沉思片刻,把腰里别的鞭杆撅成两段分给二人。这个鞭杆上挂着黄穗。过去天下十三省,南边七省,北边六省,二人各占南北,鞭杆如同皇旨,拿着它到各个州城府县,想要什么,随意所取,是为“杆上得”。北方是要钱不要饭,南方是要饭不要钱,后形成“穷家门”(俗话说的丐帮),并渐渐与唱数来宝的合拢。说书唱戏打把式卖艺的都属穷家门。数来宝在它的演化过程中使用过多种击节乐器,如高粱杆儿、钱板儿、撒拉机、牛胯骨、三块板儿、三个碗儿、开锄板等。现在普遍使用七块板儿,大竹板儿两块叫大板儿,小竹板儿五块叫作节字板儿。这七块竹板怎么来的呢?还得说到韩冷。一日韩冷逛街,看见磨剪子的人,扛着板凳拿着一副用铁片制成的圭,边走边敲,招揽生意。圭有七块的,也有九块的(据说是辈分不同,所用数量不同),上端打孔,用绳子穿孔盘结,哗啦啦作响。韩冷受此启发,仿照圭的形状制作成竹板,打出清脆响亮的声音。

文档评论(0)

中华书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