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基本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培养基本知识.ppt

一. 细胞(组织)培养的概念及意义 (一) 细胞的基本知识 1. 细胞及细胞学说的提出:1665年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第一次发现植物的细胞结构,并首次借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称呼他们看到的类似于蜂巢的极小的封闭小室。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38. M.J Schleiden),动物学家施旺(1839,T.schwann)提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使细胞及其功能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确立了“细胞学说”的基本原则。这时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1)细胞是有机体,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来的;(2)每个细胞都作为一个相对的独立单位,有自己的生命。(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1858年德国医生病理学家微耳赫(Virchow)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正如动物只能来自动物,植物只能来自植物一样。他还指出机体的一切病理表现都是基于细胞的损伤。施旺、施莱登的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Darwin)的进化论,1866年孟德尔(Mendel)的遗传学定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细胞学说又是后二者的基石。 2. 细胞的基本概念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机体均由细胞构成(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细胞不仅是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单位,也是机体的基本功能单位,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进化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细胞同时也是机体发生退行性变与发生疾病的基础。 (2) 细胞的基本共性:构成细胞的基本化学因素只有O、C、H、N、P、S、Ca、K、Fe、Na、Cl、Mg等,它们构成细胞功能与结构所需的许多无机化合物和各种生物分子。构成细胞结构的基本生物大分子是:核酸、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这些大分子一般以复合分子形成如核蛋白、脂蛋白、糖蛋白或糖脂等组成细胞的重要结构。 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细胞基本结构大体可以分成三种体系:主要由脂蛋白构成的生物膜系统,如细胞膜、核膜及一系列重要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液泡等的封闭膜;第二类主要由核酸蛋白成分构成的颗粒与显微结构系统,如染色质与核仁基质,核蛋白体等;第三类由蛋白质构成的细胞骨架(主要是微丝与微管),中心体、纺锤体、纤毛、鞭毛等专门结构。 (3)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共同特点: 首先所有细胞 表面均有一层脂蛋白成分的生物膜,即细胞膜,使细胞能与周围环境保持相对独立性; 其次,所有细胞都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转录的物质基础; 第三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蛋白,是一切细胞不可缺少的基本结构; 第四所有细胞都是以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增殖。第五,细胞具有多样性,形状、大小悬殊很大,结构复杂程度也很不一样。 (4)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这两种细胞是根据进化程度与结构的复杂程度来划分的。原核细胞(Procarytic cell)它没有典型的核结构,没有核膜,只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核区,其中分布着环状DNA丝,细胞内缺少重要细胞器,但有时有核蛋白体及游离的质粒(Plasmid),原核细胞的繁殖以直接分裂(无丝分裂)为主,DNA复制、RNA转录与蛋白质合成同时连续进行。 从进化角度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有两点区别,第一细胞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不同。真核细胞以膜系统的分化为基础,分化成各种重要的细胞器;第二遗传信息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程度不一。真核细胞(Eucaryotic cell)进化程度高,结构相当复杂。 (二) 组织(细胞)培养 1. 组织(细胞)培养的概念和进展: 组织(细胞)培养是指从生物体内取出细胞(组织),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生长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 本世纪初(1907年)美国科学家Harrison和carrel创建的,以淋巴液为培养基在试管内成功的培养了蛙胚神经组织。50年代人们在培养容器、培养液及技术操作上都进行了大的改进,使细胞培养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70-80年代,随着遗传缺陷细胞株的培育,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癌基因转染及基因工程出现,使细胞培养技术不仅用于研究生命科学,也成为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生产手段。 2. 组织(细胞)培养选材:根据实验目的,观察指标决定组织(器官)或是单个细胞。细胞培养是用剪碎的小组织块或分离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这种培养将会失去原有组织类型及某些生化特性,但它们可以增殖,可以特性化,可以获得遗传背景相同的群体,可以保存。培养选材一般来自胚胎组织的培养物比成体组织更易生存、生长,这主要是因为胚胎组织有更多的胚胎干细胞(ESC)它们具有更高的自我更新和多能分化的能力。 3. 原代与传代培养:原代培养一般指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