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荧光分析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 荧光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方面的应用非常重要,已经做了的研究也非常多,如Whitten,D.G.等人合成了一系列荧光化合物,可用来作为检测生物识别反应的生物传感器,如核酸杂交反应、酶诱导聚合肽反应等,也可用来检测目标分析物如酶、核酸等[1]。本文对2004年度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动态进行了总结,主要有核酸、蛋白质、细胞及药物分子等方面。 核酸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Beier,V.等人用了三种荧光标记方法对DNA(DNA)序列进行了基因表达。三种方法都从整个RNA(RNA)样品开始,其中两种用到了第一个DNA互补链的合成,通过直接的荧光核苷酸标记的加入或者间接的荧光染料偶合来对其进行标记;另外一种方法是把在生命体内RNA的复制扩大至第一个和第二个互补DNA链的合成。前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聚合酶链反应产物或长的寡核苷酸的分析,后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实验的研究[2]。 要识别单摩尔序列的DNA需要有两种特殊的酶:一种是聚合物酶,用来复制DNase(DNA),目标是互补DNA的荧光标记,一种是外核酸酶,用来使完整的染料标记DNA成功地分解。最近,Brakmann,S.等人发现Escherichia coli DNA聚合酶Ⅰ的Klenow部分非常适合DNA的合成,包括了自然界全部嘧啶核苷酸(dCTP和dTTP)的特殊罗丹明标记类似物[3]。 Wang,L.等人测定了荧光素和四甲基-罗丹明(TMR)标记的寡核苷酸及其杂交到一般的DNA模板上时的吸收发射光谱图、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熔点等,以此来辨别TMR标记的寡核苷酸和其杂交到一般的DNA模板上时的不同,同TMR标记的寡核苷酸相比,TMR标记的双链即杂交到一般DNA模板上时的吸收和发射峰均发生位移,这与TMR在寡核苷酸上的位置有关。测量荧光量子产率和熔点可看出TMR在双链内同核苷酸的反应是有顺序的(T1T5T11,T16)。作者提出了一种双态模式来描述双链中TMR的构型,做了四种FRET化合物,对它们熔点的测定说明了其与TMR标记的双链有相同的形式,推断TMR和鸟嘌呤核苷酸间的相互作用在FRET化合物中维持了下来,这种作用使供体分子和受体分子结合到一起,则促使了两种染料分子间的作用,这种作用可在FRET化合物的吸收测量中看到[4]。 Solomun,T.等人通过荧光方法研究了DNA寡核苷酸的分解,其中发射电子能低于电子激发能级,单链寡核苷酸固定于金表面,电子放射后,杂交到互补的荧光标记了的G3A3C6链上,对阴阳两极的荧光信号的分析结果说明了DNA寡核苷酸的分解[5]。 Swillen,S.等人通过测定与产物量成正比的荧光信号来监测由定量PCR(qPCR)而产生的cDNA的扩增。qPCR扩增图描述的是一种指数相、非指数相最后以平滑结尾的图。既然探针的分解量反映了扩增子的合成,则反过来可用荧光强度来测定指数相中产物扩增子的浓度,然后用荧光数据可估计qPCR中的初始cDNA浓度,而并不需要涉及任何已知cDNA目标浓度的计算[6]。 Grubor,N.M.等人利用低温荧光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芯片,可用来同时检测DNA-致癌物化合物,利用单克隆抗体(MAb)-Au生物传感芯片对DNA-致癌物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检测。用二硫基双-(琥珀酰亚胺基丙酸盐)DSP作为蛋白质交联剂,用重组蛋白质A为MAbs提供固定化方向,从而对检测限、动力学范围和MAb-Au生物传感芯片的生物感应能力进行了优化[7]。 Mishima,Shuzo利用荧光技术研制了DNA芯片读取器,其中包括有七部分:㈠包含有DNA芯片的溶液的驱动单元;㈡激发光束的发射单元;㈢使激发光束聚焦的物镜;㈣荧光镜:把激发光束引导至物镜并从DNA芯片中发射出荧光;㈤荧光镜中发射出来的荧光成像镜;㈥一个CCD照相机;㈦DNA芯片解离度的光学检测系统。此装置以DNA芯片反射的激发光为依据,通过控制溶液驱动单元来阻止DNA芯片的解离[8]。 Yoshimoto,K.等人把包含有寡脱氧核苷酸的脱碱基位点同2-氨基-4-氧化蝶啶结合在一起,能对鸟嘌呤碱基进行选择性识别,相对于其它的核苷酸碱基对来说它引起了荧光猝灭,这使之可用肉眼就能对鸟嘌呤-腺嘌呤的转化进行测定[9]。 Zhang,Lei Z.和Cheng,Peng用甲基蓝(MB)作为荧光探针对Ni(Ⅱ)离子与DNA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MB通过插入模式同双螺旋DNA键合在一起,当Ni(Ⅱ)离子加入到MB-DNA体系中时,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果说明Ni(Ⅱ)离子同DNA双螺旋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