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读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之谓 大学,古称太学、圣学。 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孟子 ? 离娄下》 大学之用 修身——自我管理,个人心灵成长,培养 独立人格 —— 唐君毅先生讲“人学” 科学知识是指有系统、有条理的知识。它要将理性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客观化、外在化以成为一个对象……...当这些外在化、客观化以后,我们自己的生命就被抽空了。当一切都成为科学知识以后,我们的生命即将完全抽空。知识不容否定,但我们不能陷在知识里,使精神也外在化而造成自我分裂。否则必将感到无边的空虚彷徨,所以在科学知识以外,必须另有一套学问而后可。 大学之路 什么是功夫 有目的地实践,全身心地投入,持之以恒地坚持,认认真真地干一件事。 孔门的心法 得一万事毕 一是知识的源头,不得一如死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大学》 三纲 明明德——自觉、自立,内圣 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情绪情感入手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忿懥——怒伤肝——怒则气上 恐惧——惊恐伤肾——恐则气下 好乐——喜伤心——喜则气缓 忧患——忧思,伤脾——思则气结 忧悲,伤肺——悲则气消 落实在心理心态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止——大学第一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主谓结构,思维意识之止 动宾结构,知其所止则止 止其时——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常, 其道光明(《周易》) 止其所——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 知止戒贪,少私寡欲 贪与贫只差一点 贪,今贝,觊觎眼前非分之财。 贫,八刀分贝,贪之果必贫。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看淡钱财者贵,为钱财争斗者贱,商场如战场者戒。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几个问题 何谓有定 何谓本末 何谓终始 何谓先后 何谓近道 今日西方人竞称自由、平等、独立诸口号,其实在其知识领域内即属自由平等、独立,无本末,无先后,无巨细,无深浅,无等级,无次序,无系统,无组织,要而言之,则可谓之不明大体,各趋小节。 —— 钱穆 何谓知本 知的两个作用 对内——觉,破迷,自觉、觉他 对外——慧,力量,化人、化物 内觉外慧为知本,知本而后亲民乃落实处,才能止于至善。 《大学》《中庸》乃儒门之心法,属于心地法门的功夫,不做功夫、不转习气,很难明明德。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手,启予足。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大学之道 物格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天下平 国治 家齐 身修 心正 意诚 知致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身是载道之器,身尊体贵名节立,人的名节一坏,道就不足观了。 梁漱溟先生认为,儒家不是知识概念之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目标是超越动物本能,走向圣贤的境

文档评论(0)

白领文档(原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