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福建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docVIP

近30年来福建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 30 年来福建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龙军,张黎明,毛艳玲,邢世和**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州 350002)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摘要:农田生态系统无论作为全球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都对大气 CO2 浓度的年际变化 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我国亚热带地区—福建省不同地理位置的闽侯、浦城、同安和永定县 为典型研究区,利用这 4 个县 1982 年 23926 样点和 2008 年 12521 样点实测数据建立的 1: 5 万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数据库,分析了近 30 年来福建省耕地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 用方式下的有机碳密度变化,并利用尺度上推的方法估算了福建省耕地两期的有机碳储量。 结果表明,近 30 年来福建省耕地总体上表现为弱的“碳汇”,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分别上 升了 0.24 kg/m2 和 4.26 Tg,但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在“碳汇/源”中的贡献程度差异 很大。从土壤类型来看,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泥田分别在土类、亚类和土属中级别中 的“碳汇”贡献最大,有机碳密度分别升高了 0.63 kg/m2、0.63 kg/m2 和 1.25 kg/m2;而滨海盐 土、滨海盐土和黄泥砂土则分别在土类、亚类和土属级别中的“碳源”贡献最大,有机碳密度 分别下降了 0.59 kg/m2、0.59 kg/m2 和 1.08 kg/m2。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来看,灌溉水田是全 省最主要的“碳汇”,有机碳密度提高了 0.27 kg/m2,而水浇地是全省最主要的“碳源”,有机 碳密度下降了 0.36 kg/m2。因此,在今后的福建省农田土壤有机碳管理政策中应重点考虑有 机碳密度下降、面积较大的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效管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土壤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碳密度;碳储量 中图分类号:S15 Studies on Chang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Cropland of Fujian Province, China from 1982 to 2008 LONG Jun, ZHANG Liming, MAO Yanling, XING Shihe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Abstract: Whether it is the source or sink of global green house gas, agricultural ecosystem ha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In this paper, taking four counties (Minhou, Pucheng, Tongan and Yongding)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from Fujian Province as the study area, the database of 1:50,000 for soil-land use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values of 23,926 sampling pionts at year 1982 and 12,521 sampling pionts at year 2008. The main research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cropland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a weak sink of atmospheric CO2 in past over 20 years, and the carbon density and storage increased by 0.24 kg C/m-2 and 4.26 Tg,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s of soil group, soil subgroup and soil genu were found in purple soil (0.63 kg C/m-2), acid purple soil (0.63 kg C/m-2), and calcic clayey soil (1.25 kg C/m-2), respectively; while the highest c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