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领导与管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领导与管理 张永久 企业培训师 课前五个故事引发得思考 故事一: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的小品 启发:心灵的的成长必须大过物质财富的成长。 启发:再也不要“心”累、再也不要“心”苦。 启发:目标与追求对个人身心的稳定所起的积极作用。 尽管多数管理者都了解,目标足以提供行动的方向,但却只有少数管理者能真正了解目标对维护个人身心的稳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早期的登月太空人巴兹的遭遇是一个很实际的实例。他在成功地登陆月球之后,不久即发生精神崩溃。许多观察家对他的遭遇感到大惑不解,因为他在登月之前无论是家庭或是事业一直都是春风得意。后来,他在所撰写的一本书中,解答了观察家对他的遭遇的疑问。他精神崩溃的原因很简单:他忘了登月之后他仍然要生活他说导致下去,换句话说,除了登月之外他没有任何其它可供追求的目标,因此一回到地球他便生活在真空状态之下,以致造成精神崩溃。在美国,许多调查统计显示,企业界的高层主管在经历多年艰辛奋斗并取得了高度成就之后,多半在65岁那一年正式退休。他们在退休之后大概只能活18 个月便逝世。死因研究指出,这些高层主管与太空人巴兹有一个极为相似之处:他们一抵达事业的终点,将因顿然丧失了方向而在无意识中认为生命不再值得留恋。 启发:说到底人们还是应该思索清楚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故事五: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在天堂里对话 启发:时间诚可贵,享用价更高。 第一讲:管理大道(一飞冲天) 一、四纲 二、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 1、知:知道 知觉知识 知己知心 乃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入德之门 知是明道、悟道最基本的作用 忘其所知,才能近似入道之门 知乃一个人的知识:知道、知觉、知天、知地、知己、知人、知心 知乃一个人的经验、阅历、本事、能量、智慧…… 选择的智慧:选择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选择在最有兴趣的事情上 选择在最为适合的事情上 就停在这里,立在这里 有了一份定力 2、止:一是内在的内明之学的止,二是外用的外王之学的止。 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 知了才能止,知是主、止是宾 止了才能知,止是主、知是宾 英雄可以征服天下而不能征服自己 圣人之道首先要征服自己,不想征服天下 征服天下易,征服自己难 降伏自己的心思而反归平静,才能渐渐达到“知止”而进入明德的境地。 止:佛家说制心一处、系心一缘 3、定: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 止是定的前奏,定是止的成效 每个人立身于这个社会,都要给自己定位,也就是要确定这一生要干什么。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知道自己怎么做。止于这一理念上,才能变得宠辱不惊,处事而无悔。 4、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人的表现=能力-干扰(浮躁、诱惑、寂寞)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就是山崩地裂,犹如未见 不闻只有一个人心境的静境存在 但纵便这样,也还是静的一种过程。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定”和“静”的诠释:我们把流动的浊水,装到一个容器(玻璃杯子)里,先让它不再流动了,便似“止”的状态。然后投进一点明矾,渐渐使水澄清了,便似“定”的状态。等到水里所有浑浊的泥沙,完全沉到杯底,水静沙明,玻璃与水,内外通明一色,便似“静”境的类比了。好了,听了不要用心去求静;一有用心,“君心正闹在”,早已不静了。 5、安:心乱则身不能安,社会动乱则国不能安 管理者任何决策,都应该以“实现安宁”为基本立场。但是安宁的情况,范围有“寡安”与“众安”的分别;程度有“小安”与“大安”的差异;时间有“暂安”与“久安”的不同;效果有“虚安”与“实安”的差别。寡安不可害及众安,小安、暂安不可害及大安、久安,否则只是不安,不得滥称为安。 然而在久安、大安、众安、实安尚未达成以前,只要不是饮鸩止渴,暂安、小安、寡安、虚安亦有相当的价值,不可加以忽视。管理者决策之前,固然无法预知可以获得何种安宁。惟一的办法,就是站在“所系正大”的立场。因为所系正大,乃是诸德成美的第一关。管理者所系正大,才成美德;所系不正大,则一切决策,悉成恶德。管理者要求成功,其愿望是一致的。但是在选用方法、决定手段的时候,务必留意“所系正大”这一原则,以此为起点,即为真正的道德管理。 为达成最终的安人目的,管理者还可以把它分割成若干中间目的,如“股东的安”、“员工的安”、“顾客的安”与“社会大众的安”为定向,即可再进一步,将这些中间目的分为若干直接目的,从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取向,来探讨其利润、绩效、安全与责任。 员工 6、虑:原来是作思想的思字解,同时也有转注为忧思的意思。到了现代,惯用的名词,如忧虑、顾虑、考虑、思虑等,虽然每个名词的内涵,都有一些大同小异之处,但大体上,还是属于以思想的思字为中心。 《大学》用“虑”字代表“精思”的意思,是当时的习惯。 7、得:虑而后能得,得个什么那? 因为经过“知、止、定、静

文档评论(0)

quji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