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欢迎大家来到奥鹏在线视频教室 各位学员大家好! 这里是《 护理心理学》考前串讲课堂,我是李迎霞老师,欢迎各位同学的到来! 今天的串讲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时段: 知识点串讲,90分钟。此期间大家可以把需要老师解答的问题在下面的对话框提问,也可以与同学互相交流。 第二时段:师生互动答疑,30分钟。优先解答对话框里面的提问。各位学员也可以举手提问。 希望今天的串讲会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 也请大家保持课堂秩序!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概述 护理心理学定义: 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重点研究心理科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解决护理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第二节 医学模式与护理心理学 医学模式的概念 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医学模式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从而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习惯于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在医疗过程中重视躯体的因素而忽视心理和社会的因素。 医学模式改变的理由: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认识。 4、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对健康影响越趋明显。 5、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1) 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新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⑴ 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而在护理工作中,不能忽视它们之间的整体联系。 ⑵ 人的心、身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同时注意心身两方面因素的作用。 ⑶ 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护理中需要注意社会环境因素例如文化背景、职业、家庭、人际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因素例如气候、污染对病人的影响。 ⑷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活动中有能动的作用。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一般问题 方法学对护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⑴ 基础理论的薄弱性和多样性 ⑵ 心理定量的主观性 ⑶ 研究对象涉及多学科 影响护理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因素 ⑴ 研究目标不明确 ⑵ 方法运用不当 ⑶ 主观因素影响 研究中的心理行为定量 ⑴ 一般描述:这是现象学的方法,一般通过观察、晤谈等方法 ⑵ 间接定量:主要指各类心理测验和临床问卷调查等方法。 ⑶ 直接定量:这种定量方法在护理心理学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实际研究中,往往综合使用上述各种定量方法。 研究方法的种类 ⑴观察法:顾名思义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 的心理行为规律。 ⑵调查法:包括会谈法、访问或座谈法、问卷法。 ⑶心理测验法: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现成量表,例 如人格量表、智力量表、症状量表等等。 ⑷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⑸个案研究与抽样检查 ⑹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一章 护理心理学有关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意识 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清晰的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的心理活动。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潜意识 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被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其活动遵循“享乐原则”。 前意识 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与压抑或潜抑有关;与梦有关;与分析治疗原理有关。 人格结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 本我 潜意识深处的性本能和破坏欲等,即“性欲或欲力”(libido),是人 类本能的内驱力,其控制机制是“快乐原则”。 超我 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通俗地是指人类的良心、良知、理性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按“至善原则”行事。 自我 自我的动力来自于本我,即为了满足本能的冲动和欲望;自我又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烫伤的课件教学课件.pptx
- 南京财经大学《学生手册》题库(更新版).docx
- 01(案例01)创始人股东与外部大股东能够实现资源互补与稳定治理吗(2015-07-20).ppt VIP
- 2025年护理十五五规划.docx
- Unit 1 Helping at hom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2025年 广东广州南沙区横沥镇社区专职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pdf
- 一种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脑梗死医疗护理教学查房.ppt VIP
- 郑钦安医书阐释之3-《伤寒恒论》-逐字校对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