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菌产色素缺陷性突变的生物学特性-毕业论文.docVIP

稻曲菌产色素缺陷性突变的生物学特性-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稻曲菌产色素缺陷性突变的生物学特性 姓 名 谢 巍 学 号 2008301200176 专 业 植物保护 指导教师 黄俊斌 职 称 教授 中国·武汉 二零一二 年 六 月 分类号 密级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稻曲菌产色素缺陷型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ce aspergillosis production of the pigment deficient mutant 学生姓名:谢巍 学生学号:2008301200176 学生专业:植物保护 指导教师:黄俊斌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二○一二年六月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I 1.前言 2 1.1 稻曲病在我国的背景 2 1.2实验原理 2 2材料与方法 3 2.1材料 3 2.1.1菌株 3 2.1.2培养基和相关试剂 3 2.1.3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它酶类、试剂盒 4 2.1.4载体、DNA分子量标记 5 2.1.5抗生素 5 2.1.6引物 6 2.1.7供试水稻品种 6 2.1.8盆钵及接种器规格 6 2.2稻曲菌T-DNA插入体库的构建 6 2.2.2稻曲菌分生孢子培养方法 6 2.2.3农杆菌培养方法 7 2.2.4 ATMT转化方法 7 2.2.5转化子保存方法 7 2.2.6转化子的色素缺陷型筛选 8 2.3稻曲菌S-81的T-DNA侧翼序列克隆及序列分析 8 2.3.1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8 2.3.2突变体基因组DNA的酶切产物连接及连接产物的回收 9 2.3.3酶切 9 2.3.4连接 9 2.3.5反向PCR扩增 9 2.3.6 目的片段的回收及连接 11 2.3.7连接产物的转化 11 2.3.8重组质粒的提取及PCR鉴定 11 2.3.9 重组质粒的测序及克隆序列分析 12 2.4转化子的致病力测定 12 2.4.1水稻种植 12 2.4.2接种体的制备 12 2.4.3接种时期和方法 12 2.4.4调查与统计 12 3结果与分析 14 3.1稻曲菌T-DNA插入体库的构建 14 3.2稻曲菌T-DNA插入体库的检测 14 3.3突变体菌株S-81 形态特征、菌丝生长速度及产孢量测定 15 16 3.4侧翼序列全长及相关分析 17 18 3.5突变体菌株S-81的致病性测定 20 4、讨论 22 参 考 文 献 24 致 谢 26 摘要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 Tak)引起的一种穗部病害。该病害在世界各水稻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且在某些年份曾一度大发生。木藏良三(1991)首先报道白色稻曲球的发生,白化菌株稻曲球的表层和内层均为白色。国内王疏(1997)等首先报道发现白色稻曲球,PS培养基中产分孢量极少,厚垣孢子表面光滑,PS滤液对水稻根和芽有毒性,可以使水稻发病产生白色稻曲球,用酯酶同工酶和RAPD分析认为白化菌株具有独立于稻曲病菌新的分类地位。林逾凡(2009)报道白化菌在固体培养基(PSA)、液体培养基(PS)上均不产生任何类型的抱子。白化菌株的接种试验结果显示,突变后的菌株不能使水稻发病。白化菌株的ITS序列和正常菌株的同源性达到100%。说明这种白化菌株属于稻曲病病原菌。本研究利用ATMT遗传转化系统,以质粒pTFCM为转化体,利用潮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对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进行了转化。构建了含1500多个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随机挑取10个转化子, 以稻曲菌野生型菌株HWD-2和质粒pTFCM为对照,提取基因组DNA 进行 PCR 检测,质粒pTFCM和10个样品均扩增出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片段,野生型稻曲病菌株HWD-2不能扩增到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片段。通过潮霉素筛选和PCR检测,可证明 T-DNA 已成功地插入到了稻曲病菌基因组中。 目前已经对1500个转化子的菌落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得到到11株产色素缺陷的白化菌株,分别为B-12,F-18,F-24,F-37,F-56,F-61,F-64,G-6,G-29,J-44和S-81。对产孢量进行测定,白化菌株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