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品降价后单处方药费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VIP

浅析药品降价后单处方药费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药品降价后单处方药费上涨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药品价格的大幅度降价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在实施过程中,病人却反映药品价格没有下降且有上升趋势,据笔者对本院2008年到2010年的处方统计显示,处方金额的确随着降价药品的消失而增长,因此如何控制药品降价后引起的药品价格的上升,成为当前医院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药品降价 药费上升 合理控制 近年来,药品价格问题已成为群众反应最强烈,医院倍受垢病的问题。我国政府一直通过不同措施控制药品价格,国家发改委也连续多年对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进行了价格调整,几乎涉及到所有药品。每次降价幅度为15%~20%,个别药品最高降幅在60%左右。但是,病人依然觉得药费贵,药费支出增大[1],从而导致不少病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小病不医大病拖”。药费的快速增长极大地的抑制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 1 我国近年药品费用支出的变化 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签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6.4%升到2008年的7.0%,而农村居民则由5.2%升至6.7%,县级医院门诊病人的次均医药费虽然由占门诊治疗费的52.5%下降50.5%,但人均药费价格由62元上升到74元,药价呈上升趋势。2008年浙江省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168.298.4元, 占门诊医药费的58.5%,高于全国的50.5%的平均水平[2]。 2 我院处方药品费用的调查 20009年10月22日起我院正式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根据本院原有的药品库存共调整285个品种,其中降价品种共108个,降价当天医院药品单库存就亏损18358.79元,可以看出这次降价是落到了实处。但是为什么门诊病人配药时还是认为药品贵了呢?笔者因此对本院门诊的处方进行检索,查询了2008年至2010年的门诊单处方用药金额。(详见表1,图表2,图表3) 表1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金额统计表 处方数 总金额 平均单方金额 2008年 325243元53元 129.61元 2009年 357804元14元 141.21元 2010年 380565元71元 154.64元 图表2 我院门诊单处方用药金额比较示意图 图表3 我院门诊科室单处方用药金额示意图 从上可见,我院门诊病人单张处方的药费高于浙江省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3]。尤其是进入2010年,降价药品的使用量反而减少甚至为零,在处方金额上根本无法体现药品降价的效果。 2.1 调价后低价药品即告缺货 有些药品降价后就消失,如汕头金石的2克装头孢曲松钠针,由17元调到11.90元后就断货,如果医生需要使用头孢曲松,则只能选择上海罗氏的1克装罗氏芬,价格为93.8元/克。另外还有保和颗粒,氯霉素眼药水,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价格调低后均在药房宣告消失。 2.2 调价后换成另外一种剂型 如最常用的维生素B6针,地塞米松针和氯化钾针,原来都是水针剂,价格仅0.39元,0.57元和0.98元,现在都换成了粉针剂,零售价是3.35元,3.60元和4.00 元,价格相差了四倍,七倍甚至近十倍。 2.3 调价后换成另外一种剂量 有些药因为调价后就换成相同产品的另外一种剂量,原来规格的药品日渐淡出处方的常用药行列直至消失。例如深圳信力泰药业的2.25克头孢呋辛,原价43.6元,调价后跌至34.2元,一段时间后药房库存为零,取之的是意大利进口0.75克头孢呋辛,现价34.8,如果要使用与以前相同的剂量,病人则需要多付70元钱。 2.4 调价后换成另外一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 如100ml装0.2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原来的药品是江苏豪森制药出品的,由17元跌到14.7元后就被扬子江药业生产的同规格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代替,价格则为32.6元,原因是扬子江药业的这个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5 由降价药品转变的新药大量进药房 源源不断的由降价药转变的新药进入药房,使药品的价格无形中又被迅速拉高,由于此类药品多为抗生素药或专科用药,用量大且挤占其它药的使用份额,也因此更容易提升处方金额,让病人觉得药价其实一点也没降,反而涨了不少,如我院新进的头孢地尼分散片、头孢丙烯分散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替硝唑栓剂等都是以原有药品改进剂型后的新药。 以上几种被降价药品不断被高价的替代药品挤占的现象,仅仅是因为药品剂型、规格和包装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旧”药被“新”药替代,而这种“新”的现象不但无能控制药品费用,反而导致药品费用随着药价的降低而出现持续攀升的现象。 3 分析和讨论 国家发改委希望通过直接降低药品价格,挤掉药品价格中的虚高部分,实现药品价格的合理回归。但事实证明单纯降低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