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中期著名思想家。他的一生是为经著述、改造儒学、实践儒学的一生。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先后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辞官著书。 他的作品: 《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 *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秦朝统一后,采用了哪种治国思想呢?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反对,认为时代变化,制度应该随之变化,不应该以古非今。李斯建议:史书只保留秦国的史书,其他国家的史书都焚毁;《诗》、《书》及诸子百家之书只有博士官可以保留,民间的都限期交出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民间可以保留;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秦始皇下旨同意。此一事件,史称“焚书”。    第二年,两个术士(术通述,术士即述士,取自“述而不作”,即儒士,参见刘向《说苑》“坑杀儒士”,又参见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述亦作术)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汉高祖 1、西汉统治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汉高祖刘邦的陵墓——长陵 汉武帝的陵墓——茂陵 黄老之学 独尊儒术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什么是黄老之学?为何汉初会选择黄老之学作为统治的指导思想? 3、汉武帝为什么要转变统治指导思想?这与董仲舒的新儒学有何关联? 黄帝像 老子 黄老之学 内容: “黄”,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 材料: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休养生息 黄老之学 无为而治 为什么汉初会选择黄老之学作为统治的指导思想? 萧何 汉惠帝 汉高祖刘邦 曹参 萧规曹随 汉文帝 汉景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 材料: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后汉书.食货志》 推行黄老之学的作用 △汉朝后来变“无为”为“有为”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 ②土地兼并剧烈 ③匈奴为患 ④经济发展,国力日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A 汉武帝为什么要转变统治指导思想?这与董仲舒的新儒学有何关联? 政治上的大一统要求思想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为什么要转变统治指导思想?这与董仲舒的新儒学有何关联? 材料:“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材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汉代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和作用 目的和作用 主要内容 “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 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天谴论”) 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 “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 思想方面: 政治方面: 教育方面: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确立为中 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起用儒学家 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儒家经典成教科书等 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影响 授业图 探究学习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并说明理由。 有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目的相同),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措施(性质相同)。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汉初:黄老之学 1、含义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