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
《正常人体学基础》
主编 王之一 冯建疆
第8节 脑的高级功能
1 条件反射
2 觉醒与睡眠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一、条件反射
1.条件反射的形成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
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变为条件刺激,此过程称为强化。
第一信号:客观事物的具体信号,如声音、光线、气味等。
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人类、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客观事物的抽象信号,如语言、文字代表的信号。
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人类所特有。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的消退
由于不强化,原来的条件刺激恢复为无关刺激,
使原来条件刺激的神经通路与非条件反射弧之间
形成的暂时联系中断。
3.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条件反射的形成大大增强了机体活动的预见性、
灵活性、精确性,极大地提高了机体适应环境的
能力。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二、觉醒与睡眠
1.觉醒
脑电觉醒:指脑电图波形由睡眠时的同步化慢
波变为觉醒时的去同步化快波。
行为觉醒:指动物出现觉醒时的各种行为表现。
觉醒时基本表现:骨骼肌的肌张力适度,机体
对内、外环境刺激的敏感性高,并能做出有目
的和有效的反应。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2.睡眠
(1)睡眠时间
各年龄层次睡眠时间(小时)
年龄层次 睡眠时间
新生儿 18~20
儿童 12~14
成年人 7~9
老人 5~7
睡眠
(2)睡眠时的生理变化
• 自觉意识消失;
•骨骼肌松弛,张力降低或消失,腱反射降低
或消失,眼睑松弛、闭合;
•体温下降,心跳减慢,血压轻度下降,消化
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增强,新陈代谢的速度
减慢,尿液生成减少。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睡眠
(1)睡眠的生理意义
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2)保护脑细胞,使精力充沛;
3)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自测题
1.腰椎穿刺的常选部位是(C )
A.第l~2或2~3腰椎棘突之间 B.第2~3或3~4腰椎棘突之间
C.第3~4或4~5腰椎棘突之间 D.第l~2腰椎棘突之间
E.第4~5腰椎棘突之间
2.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束是( A )
A.皮质脊髓束 B.楔束 C.脊髓丘脑侧束
D.薄束 E.红核脊髓束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3.锥体交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