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岂能雾里看花
发布时间: 2010-06-2105:1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当前,从报刊、电视到网页,各种养生书籍、养生讲座和养生信息可谓无
处不在,热闹非凡。这些所谓的养生理念和方法使人们获得了有益的知识,促进了健康的改
善,但也有的使公众误入歧途,适得其反。殊不知,真正的中医传统养生之道就像一列满载
丰富养生资源开
往健康长寿目的地的列车,只有真正领略其真谛的乘客才能顺利登上这辆列车。本期科技周
刊,我们邀请资深中医养生专家,为您讲讲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传统养生之道。
何为传统养生之道
我们今天讲的食疗、药膳,只是养生当中的一部分,虽然它很有价值,但并非最重要的
部分
中医文化学者林中鹏:
整个中医应该说就是大养生学,是广义的养生学,当然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狭义的养生
学。
最早在《吕氏春秋》中就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前一个“生”是动词“提高”,后一
个“生”是名词“生命力”,“道”是根本性的规律。什么叫医学?就是人类提高自组织、自康复
能力的学问,或者说提高人的生命力,从而消除疾病的学问——因此有别于现代西方治疗疾
病的“医学”。《黄帝内经》中黄帝与老师岐伯有一段精彩对话。谈到瘟疫时,黄帝问老师为
什么有些人被传染了却不得病,岐伯的回答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就是为什么说整
个中医学就是大养生学。当然这里所说的中医学指中华原创医学。
狭义的养生学是指通过非药物的方法达到提高自康复能力的学问。公元前50世纪人天
合一整体观的形成标志着养生概念的成熟;公元610年,隋大业年间,当时的太医令巢元方
在《诸病源候论》集中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源和病候,但书中没有药方,只列养生方、导引
法213种。由此可知,中国从那时起就已经将养生作为治疗的常规方法,并得到官方的提倡。
虽然说整个中医药体系从《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很成熟,但表达最精彩的要数汉武帝
的叔叔淮南王组织编写的《淮南鸿烈》。书中认为整个人体生命系统(古称“器”)由三个要
素组成:一是形——“形者,生之舍也”,即人体生命的“房子”;二是神——“神者,生之制
也”,即人的自组织、自康复能力,是生命的主宰(制);三是气——“气者,生之充也”。气
是沟通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使者,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信息。“老大”是“神”,老二是“形”,
老三是“气”,而且“一失位,三者俱伤也”。中华原创医学是这个原则,狭义的“养生之道”也
是这个原则。
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淮南鸿烈》讲得很清楚:第一,“将养其神”;
第二,“和弱其气”;第三,“平夷其形”。现在我们将“养生”局限为食疗、药膳,有以偏盖全
之嫌。养生养什么?就是“养神”,或者说“养心”,或者说“养性”。我们今天讲的食疗、药膳,
只是养生当中的一部分,虽然它很有价值,但并非最重要的部分——因为第一位是“养神”,
第二位是“养形”。食疗和药膳实施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体的自组织能力,也即“养神”。
养生乱象乱在哪
这些病人听了某某养生讲座,误信了某种食物可以降血脂、降血压,因此长期食用这种
食物。
国家级老中医王琦:
最近在我门诊上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年女子因为腹泻来就诊,仔细一问,才知
道她因为听了养生讲座,长期吃很多黄瓜、生茄子、绿豆汁,结果脾胃虚寒,经常腹泻。最
近有家心血管科的主任也给我打电话,说科里病人猛增。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病人听
了某某养生讲座,误信了某种食物可以降血脂、降血压,因此长期食用这种食物,并把药都
停了,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控制住血压和血脂,还反弹了。中央电视台一位编播也和我说
过一个事:他的一个亲戚得了晚期癌症,看了某个养生讲座后就去挂了一个2000元的号,
被告知要长期每天吃绿豆,于是他一口气买了800斤绿豆,结果没过多少天,绿豆没有吃完,
人却没了。
养生是为了防病,而不能导致疾病;养生是为了健康,而不能危害健康。这些活生生的
例子给了我们警示:当“养生专家”层出不穷、养生讲座如火如荼、养生书籍汗牛充栋、养生
方法多如牛毛的时候,我们是全部照搬,还是有所选择?所以养生“热”了,我们更需要的是
“冷”思考,要辨别真伪,不能被忽悠了,不能因为某些误导而步入误区,最终养生不成反伤
身。
“药食同源”科学吗
当西医的价值观成为了中国医学的主流价值观,“药食同源”这一宝贵财富就被质疑甚至
摒弃了,实在令人惋惜。
林中鹏:
“药食同源”是中医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五谷杂粮有益于人类而无害于身
文档评论(0)